洛阳理工学院

家乡区县: 洛阳市洛龙区

历史沿革

1956年1月,电力工业部在三门峡建立水力发电学校。1957年迁至洛阳,并更名为洛阳地质勘探学校。1958年又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59年,学校升格为洛阳建筑建材工业专科学校,设大专、中专两部。1961年,学校停课保点。1963年复校,并降格为中等专业学校。洛阳理工学院

1965年,国家决定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建材部决定以该校为试点单位,并更名为洛阳玻璃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再次停办。

1975年恢复学校,并定名为河南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8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复升格为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1993年6月,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洛阳大学的前身是洛阳市教育学院、洛阳市走读大学。1980年,在洛阳市教育学院、洛阳市走读大学的基础上招生。1983年,洛阳市教育学院、洛阳市走读大学合并,同年8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洛阳职工大学(洛阳大学)。1993年被国家教委列为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等院校之一。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为该校题写过校名,也是该校的名誉之一。

2007年1月,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大学合并组建洛阳理工学院。

学术研究

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发挥特色优势,以服务建材行业与地方经济。学院设立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河南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洛阳市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余个科研机构,含“硅酸盐材料”等5个洛阳市重点实验室,“应用经济研究所”等5个人文社科基地。

学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973项目、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 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0余项。

学生共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奖励60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2项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外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等14所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学校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4个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000人,并接纳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校有3个对外合作办学专业面向河南省招生180人,其中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该校与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联合办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为学校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联合办学。

曲终依不散(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