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五海生态滨州——中海航母

家乡区县: 滨州市沾化县

滨州中海航母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2008年5月10日,山东滨州“中海航母”,以美国尼米兹企业号航空母舰为蓝本,按一比一的比例在滨州中海建造。“中海航母”舰长260米、宽56米,建筑高度31米,其中甲板高度为12米,甲板使用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可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建造完毕的“中海航母”使用面积35000平方米,集餐饮、娱乐、客房、美容洗浴、甲板广场表演等功能于一体,能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
到2013年,山东滨州“中海航母”经过多次拍卖,几乎濒临荒废状态。
2014年1月21日“中海航母”被山东大河投资有限公司以1.8亿元的价格拍走。
目录
1简要介绍
▪ 建设背景
▪ 标志建筑
2发展过程
3近乎荒废
4面临拍卖
1简要介绍
编辑

建设背景

“中海航母”以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为蓝本,按一比一的比例建造。舰长260米,宽56米,建筑高度31米,其中甲板高度为12米,总使用面积为3.5万平方米,甲板使用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可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能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
“航母”开建的2003年,滨州市正大力开发西城区,所以位于西城区中海风景区内的“航母”被按照滨州新区的地标性建筑来打造。
标志建筑

航母娱乐城
2005年5月10日,

山东滨州“中海航母娱乐城”作为滨州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在位于滨州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中海建造。该建筑外型采用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造型,在不影响外观造型的基础上,对长度、宽度作了适当调整,长为258.8米,宽为55.46米。“航母”舰体伸入“中海”,二层顶部为甲板,甲板以上岛式建筑共分四层,甲板广场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可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
中海航母娱乐城总建筑面积22488平方米,集餐饮、住宿、娱乐、健身、洗浴诸功能于一体。
作为水中的建筑,水下(地下)基础工程由桩、承台、连系梁、框架柱、挡土墙、剪力墙、框架梁等部分组成,以一层室内地平面为基准,地下打桩至-28.7米,打桩712根。
2发展过程
编辑

由盛转衰的“城市名片”
2004年2月,滨州市旅游局发布招商招标公告称,“中海航母”是该局负责管理的位于滨州新区的三大项目之一。该项目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是“集餐饮、住宿、娱乐、健身、洗浴诸功能于一身、风格独具的高档餐饮娱乐场所”。
关于“航母”的市场前景,滨州市旅游局认为,滨州尚无一家综合性高档餐饮
滨州航母夜景
滨州航母夜景
娱乐休闲场所,已满足不了社会、特别是外来客商的要求,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海航母”项目半小时经济圈内(车程)常住人口有120万,项目建成后,将会给投资方带来很高的回报,同时也给滨州带来非常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建设过程并不顺利。政府最初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中海航母”,但完成基础建设后,3000万元已经花完,随着水泥、钢材(3633,-8.00,-0.22%)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后来不得不追加投资,至2007年项目已投资9000万元,但精装修工程尚未完成。
累计投资1.2亿元后,2008年左右,“中海航母”陆续有商家入驻。最初的一段时间,“航母”异常火爆,一度成为当地的名片。当地有出租车司机说,刚开始大家觉得新鲜,甚至连周边县城的居民都跑过来玩,“航母”内各商家的生意非常好,甚至连登航母都要花钱。
然而,好景不长,到2010年,这种火爆场面就不再出现,餐饮、娱乐商家接连关门歇业。此时,这一项目几乎处于荒废状态。
2013年7月22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1万多平方米的巨大平台上看不到一个游客,周围的栏杆锈迹斑斑,平台上的四层楼房全部大门紧闭,涂鸦四处可见。通过平台下层的通道,也被牢牢锁住。曾经的热闹景象,没留下任何痕迹。
3近乎荒废
编辑

2012年8月4日,山东滨州,位于滨州中海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中海航母”。200
滨州“中海航母”
滨州“中海航母”
8年投入运营,位于国家水利风景区山东滨州中海水利风景区的“中海航母”,如今却面临着餐饮、娱乐等前期入驻商家早已关门歇业,设施损毁闲置,内部垃圾遍地,游客稀少鲜有问津等窘境,这座,累计投资1.2亿元巨资修建的“航母娱乐城”此时近乎荒废。对此,当地中海航母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航母内部正在进行装修,重新投入运营时间尚未确定。[1]
山东滨州有市民所说的“大水泥疙瘩”是当地曾经风光一时的“中海航母”,这艘“航母”是在滨州市中海水利风景区里仿照真实航母建造的标志性建筑。2003年开始建,累计投资1.2亿元后,2008年,“中海航母”陆续有商家入驻。最初营业的一段时间,“航母”异常火爆,可是火爆没有持续太久,到今天已经基本处于荒废状态,真正的成了一个“水泥疙瘩”。[2]
拆解这幢航母建筑的建造、运营过程,会发现多个项目开发公司均是旅游局的官办企业,其先后几任企业负责人也是旅游局副局长的人事脉络,足以揭示这个地标建筑与旅游部门的非常联系。从投资建设到2013年,已历经10年的“中海航母”,在经历了短暂的喧热后已几近废弃,现已鲜有游客。[3]
4面临拍卖
编辑

位于滨州市区,一处1502平方米的房产即将被司法拍卖。对于原所有方滨州中海航母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来说,这处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房产,只是公司面临债务窘境的缩影。拍卖公告中,并未提及“滨州中海航母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的底牌。该公司寥寥几人,实际运营着耗资1.2亿元的世界上最大仿航母建筑——“中海航母”。[3]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出的一份司法拍卖公告显示,受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将于5月中旬拍卖该公司旗下1502平米的房产,估价为489万元。山东滨海拍卖有限公司的冯女士对拍卖房产进行了简单描述:“这是位于航母周边的一处三层小楼,面积不是很大,是因为其无力偿还债务,所以才进行拍卖。”[3]
2012年4月24日,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出一则拍卖公告,受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滨州中海航母餐饮娱乐有限公司1502.61平方米的房产,拍卖参考价为489.85万元。
拍卖公告一出,舆论一度将此解读为“中海航母”维持不下去,惨遭拍卖。事实随后得到澄清
滨州“亿元航母”
滨州“亿元航母”
:拍卖对象是位于“中海航母”附近的一层宿舍楼,并非“航母”,只是二者属于同一个公司而已。据此次拍卖执行方山东滨海拍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拍卖目的是为了让“中海航母”公司偿还债务。
此处房产已挂出3次拍卖公告,3次拍卖参考价分别为489.85万元、392万元、314万元。然而,尽管不断降价,截至2012年6月21日第3次拍卖公告期满,依然没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提出购买申请,“中海航母”所属公司房产流拍了。
“航母”今天的境地让很多滨州人备感惋惜。滨州市政协委员王忠敏曾专门调研过“中海航母”项目,并在2013年滨州市两会上专门提交了一份提案。
火爆一时的“航母”为何会“沉没”?王忠敏在提案中分析说,前期入驻商家的短暂兴旺,一是得益于政府的多方面支持,政府为了支持这个地标建筑,除了对商家减免一定的费用外,还用行政手段把一些政府活动安排在上面。二是得益于周边市民初始的猎奇游玩心理。
他接着分析说,随着西城区开发初具端倪,政府把精力转到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当时精心打造的景点已无暇顾及,“中海航母”断奶,加上市民的猎奇心理趋淡,项目也就由盛转衰。
“中海航母”的另一个短板在于其所在地滨州缺乏地缘优势。滨州地处鲁北,相较于胶东沿海城市,交通水平一般,流动人口较少,其周边城市输送游客的能力也不强。
旅游经济专家刘思敏曾指出,中海航母项目“借航母噱头,打造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创意很好,但缺乏地缘优势,加上资金管控不利以及政府过多介入,项目最终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悲剧。
滨州“亿元航母”
滨州“亿元航母”
刘思敏表示,航母最初计划投资3000万元,后来不断追加到1.2亿元,说明成本预算和后来的成本控制很不到位。它背后是政府部门负责,没有由市场主体来决定,这样影响了项目效果。
在“中海航母”建设过程中,开发运行单位数次变更。2005年项目招标公告显示,当时的项目开发单位是滨州市武圣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时,项目开发单位变成滨州新中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后来又变更为中海航母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虽然开发单位三次变更,但工商资料显示,这三家公司的出资方均是滨州市旅游局和滨州市旅游质量监督检验所。
2014年21日上午,滨州市“中海航母”拍卖招商工作在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下帷幕,山东大河投资有限公司以1.8亿元的出价最终取得“中海航母”及周边土地的开发经营权。

蓝澄海星(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