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的经济资源

家乡区县: 夏邑县

区位地理

   夏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且充沛,是国家小麦、棉花生产基地县。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762毫米,无霜期217天。优质山羊板皮、小磅牛皮产量出口居全省前列。 夏邑泡桐、蚕茧、桐木产品、丝织地毯、抽纱、刺绣远销东南亚、西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夏邑县工业发达,已形成以纺织、油漆、酿造、皮革、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夏邑还是全国石棉四大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石棉第一县。荣获国际金奖的“大富豪”系列酒名扬中外。

夏邑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夏邑素有“中原粮仓”和“蘑菇之乡”的美誉。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果菜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河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51万亩,常年粮食总产量10亿公斤,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夏邑的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拥有年10万吨食用菌的生产量,是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基础设施

   夏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十分优越,距京九、陇海铁路交叉的黄金十字架仅40公里,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商宿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遍及城乡。县城及24个乡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已与全国并网运行。县内电力充足,由华东、华中两大电网同时供电。

   公路总里程37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5.5公里。有省道3条,全长76公里,县乡道全长296公里。桥梁73座,1770延米,乡公路晴雨畅通。664个行政村通汽车。北部有陇海铁路12公里,县辖内设有周楼、杨集、2个火车站。

     全县有果树、良种、蔬菜、养殖等科研机构15个,科技人员4300多人。几年来,全县共组织实施科研计划项目147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150多项、创科技成果48项。有各类学校642所,其中中专3所,高级中学7所,初中65所,小学567所,在校学生26.85万人。全县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艺表演团体等机构。 全县有卫生机构33个,卫生技术人员2652人,拥有病床位1925张。夏邑体育工作成绩显著,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

大娇(2014-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