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① 魁星楼:魁星楼,又名魁星阁,是鄂北名市湖北省广水市唯一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建筑。
据《县志》载,魁星楼是明洪武十年在元代(1377年)旧址上重修而成,居城中心,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杨涟率先捐资倡修……最后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 。 旧时为茶楼和进京秀才歇息聚会的休闲所在 。
② 义阳三关:“三关”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间是武胜关,因在河南信阳南部,南
北呼应,信阳古代又属义阳,所以称“义阳三关”。
a. 平靖关:平靖关又名行着关、恨这关,位于信阳县南、桐柏山脉与大别山脉的衔接处、因在武胜关、九里关之西,所以也称“西关”。这里地势险要,两侧五峰岭、凤凰山群山对峙,中间道路狭窄险阻,历代为中原战略要地。
相传春秋时,吴国借兵伐楚,三军经此,马不能前,遂改名“拦马墙”;三国时蜀将关羽镇守荆州,陈兵于此,恨不能过关直取中原,故更名“恨这关”。
境内有国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结束军阀混战,1926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挥师北伐,于当年9月16日攻克我市境内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的吴佩孚守军。战斗中,该师1团2营6连连副钟如玉高举战旗,率领士兵呐喊着冲向敌军阵地,不幸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北伐军将钟如玉埋葬在平靖关下,第1师师长夏斗寅撰写碑文,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北伐军战士。
b. 九里关:九里关又称黄峴关、百雁管、冠峴关,春秋时称大隧塞,宋以后始称九里关,在今罗山县西南,是因关隘幽深绵长而得名。
c. 武胜关:中国十大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区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三关之中,武胜关居中,地位尤为重要,所以又称关中之关。关南有将军寨遗址,相传为穆桂英屯兵点将之处。 d. 三关历史事件:
三关为南北要冲,南襟全楚,北屏中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孙武,曾与公元前506年亲率伍子胥以及吴国劲旅,一举攻战三关,遂后占领郢都,“楚失三关、而后失江山”。
抗金英雄岳飞,曾以这里作为收复中原的根据地,派大将牛皋驻守三关,并屯恳以省军粮。 公元1643年,李自成与张献忠合兵后,也曾兵过三关攻取信阳,吓得明将左良玉拔营而逃。 太平天国以及后来的捻军赖文光部,也曾在三关地区与清军展开殊死战斗。
中国近代史,北伐军曾攻打武胜关,南北两军在三关地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北伐军团拿下
武胜关后,使军势形势急转直下,很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938年日本侵略军集中25万兵力进攻武汉,并调集13、16师团由合肥向豫南进攻,国民党有三个军驻守,而拱手把三关交给日军,是三关战争史上的耻辱。
明代著名文学家何景明的《三关》诗:“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何年戎马地,空有昔人踪。积水沉秋堞,长烟带古峰。乾坤当夫据,饕餮任群凶。”
③ 将军寨:
a. 简介:
将军寨位于广水市武胜关镇孝子店,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以大片石构筑,长约700米,高4米,厚3.6米,上端每隔4米凿一插旗圆孔,四面各一高出寨墙之券顶砦门。结构坚固,气势威武,俨若巨大盘龙 将军寨易守难攻,地理位置险要 东北方可策应九里关,
西北方直接控制武胜关正北方有群山峻岭鸡公山天然屏障
正南方有报警之用的烽火台(即千古寨),另有大城寨、穆桂寨、汉东寨,层层设防。 b. 传说
宋朝时期,镇守武胜关的将士因敌军强攻被迫南撤到孝子店山寨,守关将军狄青率领千余士兵在山寨顽强抵抗敌军,双方伤亡惨重。敌军久攻不下,为破山寨,将山寨团团包围,企图困死、饿死山寨将士。围困三月有余,寨中粮绝,就连野草树皮等能吃的都吃尽了。寨中有一池塘水也被喝干了,见塘底露出几条大鲤鱼,士兵将最大的一条十几斤的鲤鱼送给狄青将军享用。狄青将军见大鲤鱼后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得救了,鲤鱼不能吃,我要送礼用。”后派出使者将几条大活鲤鱼送给围困山寨的敌将军,使者对敌将军说,你军将士守寨数月,太辛苦了,寨中没有什么美食,鱼是大大的有,今献上几条大鲤鱼以作慰劳。” 寨中粮绝,还为敌军送大鲤鱼,狄将军手下的士兵都不理解。
敌军将领非常震惊,围困三月按说早已粮绝,山寨更无水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活鲤鱼送给我们呢?这一招把敌军弄得糊里糊涂,认为山寨有水有吃的,最后放弃了攻寨,山寨将士得救了。
当地人为纪念这们智勇双全的狄大将军,把这座山寨叫将军寨,还专门在山寨建了一座寺庙,塑了一座将军像。古战场城墙和池塘现还存在。现今,将军寨成为旅游开发的好景点,不少炎黄子孙、海外游子和学者每年都到这里来祭拜和游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