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汝河,民间俗称“汝河”,为与河南省南部的洪河支流汝河区别,一般称“北汝河”。淮河支流颍河支流沙河的支流,流域全部在河南省境内,发源于河南省嵩县车村镇栗树街村北分水岭摞摞沟,流经汝阳县、汝州市、郏县、宝丰县、襄城县、叶县六个县市,在襄城县丁营乡汇入沙河。全长250公里,流域总面积6080平方公里。
北汝河历史悠久,为古汝水北段演变而来。流域为淮河流域的暴雨中心,洪涝灾害较多,历史上多有治理。其实中下游的汝阳、汝州、襄城等为流域内工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境内有传说鬼谷子修行的云梦山等风景名胜,有梅花玉、汝瓷等物产。
分享
河道变迁
在古济水和颍水间,原为鸿沟航道系统,为战国时开凿。引黄河水自今荥阳北,东经中牟北、开封北折而南,经尉氏东、太康西至淮阳分两支,南支入颍河,东支为沙(蔡)水通淮河,元代蔡河湮塞。鸿沟在开封向东分出一支,称为汴水(汴渠),南宋时湮废。贾鲁河上游及其索、须河源流,原属济水流域,唐代以后,济水消失,扩大了淮河流域面积。沙河原是古汝水支流滍水,汝水在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因其泛滥从舞阳断流,将上段及支流滍、澧等水改道入颍河,从此分为南、北两条汝河,分别流入沙河及洪河。
干流概况
北汝河发源于河南省嵩县跑马岭(一说天息山)车村镇栗树街
北汝河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段
村的(也作“摞摞石沟”),流经汝阳、汝州市、郏县,在襄城县丁营乡崔庄南(一说简城)汇入沙河,全长250公里,流域面积6080平方公里。襄城县以上河长215公里,河床比降1/2800,其下至沙河汇口,河床比降为1/4000。北汝河河床宽浅,主流不定,两岸汇入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8条。
嵩县境,汝河干流自源地流出后沿伏牛山与外方山之间自西南向东北经车村、木植街、黄庄3乡镇63个村,至黄庄乡楼子沟村出境。嵩县段全长70公里,河床从海拔2129米下降到370米,平均宽度300米左右,流域面积986平方公里。
汝阳县境,汝河自竹
北汝河汝州市段
园乡上庄村娄子沟入境,曲折东流,经竹园、柏树、上店、城关、小店5个乡镇,至小店乡黄屯村东北入汝州市境。流经汝阳县境35.4公里,流域面积1158.97平方公里,是汝阳最大的河流。河道坡降1/200~300。以上店乡西庄村为界,以上为山地性河川,呈“V”型河谷;以下具平原型河道特色,除武湾附近有一公里长的峡谷外,大部分河段摆动在平岗谷地之间,河道宽60~100米,前坪以上平均流量20立方米/秒。
汝州市(原临汝县)境内,北汝河自西向东南穿境而过,境内全长45公里,宽500--1500米,有大支流9条,向南北山呈鱼翅状分布。河滩总面积约10.1万亩。
宝丰县境内,北汝河为宝丰、郏县之界河,于赵庄乡魔冢营村北
北汝河宝丰至郏县段
入境,东南流入石桥乡,至吕寨村入郏县。境内全长25公里,河床平均宽2000米,流域面积603平方公里,为常年河。汛期最大流量曾达5920立方米/秒。该河径流不集中,在干旱与汛涝时期水量差异较大,故史无船运记载。建国后,县政府汲取历代引汝灌田经验,确定沿河的赵庄、石桥二乡为引汝灌区,修建提灌站,筑渠引水,发展灌溉事业;多次疏浚河道,修筑加固堤防,不断提高河流的防洪抗灾能力。在宝丰吕寨村东北建有北妆河大桥。
郏县境内,北汝河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段长48公里,境内流域总面积98平方公里,常年流量300~500立方米/秒。
襄城县境内,北汝河在十里铺乡鲁渡村西北入襄城县境,流经十里铺、孙祠堂、城关、山头店、茨沟、丁营6个乡镇,在丁营乡崔庄南注人沙河。过境河长46.9公里,一般河宽250
北汝河 襄城县
米,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流经县境长46.9公里,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西北-东南流向,属常流河。新中国成立前河槽深、水量大,是沟通全县物资交流的一条运输线。北汝河汛期汝水漫溢,淹农田、塌房屋,屡给沿岸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疏通河道,修筑堤防,提高了防洪能力。
叶县境内,北汝河干流位于叶县东北部边界上,为叶、襄界河。界河段长8.5公里,南岸叶县堤防工程6.37公里,护岸砌体工程0.2公里,境内汝河最大洪峰流38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洪峰流量1643立方米/秒,但河道的实际泄洪能力仅2600立方米/秒,汛期防洪任务十分艰巨。
水文特征
北汝河流域是淮河流域的暴雨中心区之一,1982年和1943年曾分别发生超过7000及1万秒立方米的特大洪水,给下游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嵩县段常年平均流量每秒5立方米~10立方米,最小流量每秒0.5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6280立方米(1982年7月30日)。正常年景,汝河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结冰,冰层2厘米左右。
汝阳县境紫逻口水文站观测平均流量为16.6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流量7050立方米/秒(1982年7月30日),每年枯水季节的流量不超过2.5立方米/秒。当保证率为7%时月平均流量2.24立方米/秒;保证率为50%时月平均流量4.25立方米/秒。流量小于1立方米/秒的枯水期平均二年一遇。
主要支流
嵩县境
嵩县段一级支流47条,其中较大的有:核桃坪河、龙池曼河、黄柏河、运粮沟河、水磨河、火神庙河、泗水河、古弥庵沟河、狮子沟河、季家沟河、小豆沟河、绸子沟河、鹿鸣沟河、竹元沟河、禅堂沟河、张槐沟河、道回沟河、红崖沟河、养育沟河、辽沟河、沙沟河、付沟河、南沟河、楼子沟河等。汝河支流楼子沟、傅沟、小木沟、棉花沟、张槐沟、寨沟、北沟、小豆沟、岗上、庞家庄、刘家庄、饺沟等处建有小型水库14座。
汝阳县境
在汝阳境内,汝河共有支流2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7条,分别是:
马蓝河,《水经注》中称“三屯谷水”。发源于王坪乡两河村
北汝河支流马蓝河汝阳段
南,向北流经王坪、三屯、城关3个乡镇,至城关镇鬼峪村北汇入汝河。干流长61.5公里,流域面积229.4平方公里,是汝阳第.二大河。河道平均坡降1/100~1/200。平均径流深309毫米,径流量7089万立方米。
靳村河,发源于嵩县三道岗南,自付店乡牌路村入境,北流至靳村乡后阴村东出境。入嵩县后与斜纹河汇流注入汝河。在汝阳境内干流长44.5公里,流域面积215.7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100左右。水量充沛,落差较大。平均径流深350毫米,径流量7549万立方米。
斜纹河,源出付店乡石柱村南山中,北流至十八盘乡刘坑村西入嵩县境,与靳村河合流后注入汝河。在汝阳境内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151.8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100~1/200。平均径流深350毫米,径流量5314万立方米。
牛家河,《水经注》中称“广成泽水”,《金史》中称“广润河”,源出蔡店乡草营村,东流经陶营、内埠二乡,至陶营乡魏村东人汝州市境,汇入汝河。在汝阳县境内干流长22公里,流域面积91.03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170毫米,径流量1548万立方米。
板棚河,发原于岘山北麓刘店乡古石沟,东北流至小店乡圣王台村出境,在汝州市汇入汝河。在县境内全长21.5公里,流域面积54.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10毫米,径流量11万立方米。
浑椿河,源出清凉寨山北麓,北流经三屯、十八盘、竹园3乡,至竹园、柏树、上店3乡交界处汇入汝河,干流长17公里,流域面积46.55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100~1/200。平均径流深270毫米,径流量1257万立方米。
柏树河,源出伊川县九皋山,自柏树乡龙脖村西入汝阳县境、东流至柏树村东南汇入汝河,在汝阳县境内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34.93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10毫米,径流量734万立方米。
猴套河,发源于三屯乡花果村西南,北流至上店乡下店村北汇入汝河,干流长1公里,流域面积34.5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50毫米,径流量863万立方米。
关帝河,源出刘店乡花庙沟,北流至小店乡关帝村入汝河,全长9公里,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00毫米,径流量538万立方米。
圪塔河,源出十八盘乡木庄村南老庄沟,北流至上店乡曹家村汇入汝河,全长14公里,流域面积25.95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0毫米,径流量623万立方米。
洛峪河,源出城关镇郜园村北王家沟,南流至洛峪村南入汝河,干流长8公里,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185毫米,径流量444万立方米。
涧沟河,发源于城关镇洪涧村西北,东南流至古严庄西汇入汝河,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21.7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185毫米,径流量402万立方米。
漫流河,发源于柏树乡西北隅核桃树凹,南流至漫流村南入汝河,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00毫米,径流量382万立方米。
罗沟河,发源于城关镇张河村西北,南流至罗沟村南入汝河,全长7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00毫米,径流量294万立方米。
沙沟河,源出小店乡徐家沟,东北流至西车坊人汝州市境,汇入汝河。在汝阳县境内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185毫米,径流量254万立方米。
练溪寺沟河,源出小店乡虎寨沟,南流至紫逻口入汝河,全长6.3公里,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185毫米,径流量194万立方米。
桂柳河,发源于上店乡桂柳村南,北流至汝南村(竹园头)西汇入汝河,全长6.5里,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平均径流深235毫米,径流量240万立方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