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朝(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约22公里),至12世胤,历经六世约157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两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公元907年,后梁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
河南开封。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时常让人品味不尽。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苏轼等,甚至如今都有不少诗人如陈运和诗《开封与铁塔》、《相国寺》等均写过赞美开封的诗赋。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从中能够想象那时的开封是何等的壮观美丽。
在开封,能看到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今焕发出新活力的开封享有“戏曲之乡”、“木版年画之乡”、“
开封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宋皇帝御旨:“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古代开封犹太人同汉、回民族保持着和睦的关系,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时至民国初年,圣公会购得犹太礼拜寺废基,在基址中发现三方犹太教石碑。作为国内仅存的三方犹太教石碑,三碑中一为 《重建清真寺记》 ,明弘治二年(1489年)立,文中提到寺始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其二为 《尊崇道经寺记》 ,正德七年〔1512年〕立。其三为 《祠堂述古碑记》 ,首题”清真寺赵氏建坊 并开基源流序“,康熙十八年(1679年)立,叙述开封犹太教人赵氏族人在寺内建立牌坊的源流。碑文对犹太教礼拜寺名称的演变、教义等都有参考价值。而今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独特令人回味悠长的历史。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
朱仙镇木版年画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2008年)
汴京灯笼张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
开封盘鼓
大相国寺梵乐
麒麟舞
二夹弦
汴绣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
摞石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