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 编辑本段盘石头:主要有鸡冠山、双塔寺、塔湾,盘石头水库正在修建中,建成后,水库水位高度262米,库容679亿立方米,聚水面积13平方公里,成为风光秀丽的河中大湖泊,是规划中的鹤壁市重点旅游风景区。塔湾位于鹤壁市双塔寺山岩下淇河转弯处。塔湾因山上双塔寺而得名。双塔寺上依悬崖峭壁,下临淇水碧波,隔岸远眺鸡冠山、杨家寨,山水相映,别有情趣。有人在双塔寺前拟一对联:玲珑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潭中月月常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这里是鹤壁旅游胜地之一。自元代起,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自发集资举办庙会,在塔湾搭起戏台,连唱三四天大戏。有的戏班为能于此为佛祖唱戏,一进腊月就来此占地塔台,正月初五就击鼓鸣锣开唱,一唱好多天,场场剧目不重。据说正月里能于塔湾唱戏者,戏班一年生意红火。人们每听完戏后,便不约而同地上双塔寺进香。庙会人山人海,比肩接踵,进香者川流不息,络绎不绝。这已成为当地一大习俗,传沿至今,长盛不衰。塔湾因此声名大噪,遐迩闻名。
七里沟;位于大河涧乡境内,即从牛横岭西至河口村淇河段一段沟谷。该沟沟深林密,草木丰盛,在历史上曾是山西通往华北平原兵家调兵运粮、商家马帮驮夫行走的一条古栈道,因全长七华里而名之。七里沟秀峰群立,粗犷雄峻,山岩溶洞,神奇幽深,藏奥纳秀,溪泉山瀑,绮丽多姿。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屏风山、老人峰、求子洞、八戒峰、宝灵寺遗址、挂沟世外桃源、桥顶山、静心洞、盘龙山等22处人文和自然景观,形成独特的淇河风光,既有“野渡舟自横,杨柳绿荫浓”的清新淡雅;也有“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的寂寥幽冷;还有“水天清,影湛波平”的宁静安闲。
白龙庙:位于上峪乡白龙庙村的淇河之滨,因村北山冈上有一座白龙庙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有两条白龙降落于此,出现两条升空的白气,后人就在此建庙开荒居住,故取名白龙庙。景区的特色可以突出地概括为“秀”、“俗”两个字。“秀”字突出的是自然风光。白龙庙地区环境优美、地貌奇特。过坝可濯足,平湖可映月,远眺有苍山绿林,近观有奇石溶洞,古庙飞檐临于半山之上,碧水澄澈回旋于方圆之间,游人到此,心境无不为之一爽。“俗”字突出的是民俗景观。白龙庙名称的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中国土生土长的民俗味道,而从景区中庙宇的建筑风格,从现存年代久远的古戏楼,从古色古香的石头老屋和村庄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白龙庙前有一戏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四年,青砖台基,迎面宽62米,进深86米,檐下四根石方柱上刻有“世务总空何必以虚为实”、“人情无定不妨借假作真”、“盍往观乎父老闲来消白昼”、“亦既见止儿童归去话黄昏”的对联诗句。
天然太极图:位于东经114度10分、北纬35度49分的上峪乡境内淇河南山段,占地200万平方米,太极图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天然太极图。天然太极图背依西北群山,放眼东南平原,依山顺势,朝阳避风,夏可消暑,冬可避寒,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且贵在万石一土(阳鱼为众石山环绕的一座土山),河水倒流,民间相传佳话:“倒流水,断头山,不藏贵人藏金砖。”民间传说周文王曾细观此图并深受启发,而后被拘羑里而演<周易>。有关专家也推断此处是太极文化的发源地。景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岩绝千佛洞,有北魏群佛石雕,绍圣摩崖留笔,元代参天古柏,明代玲珑石塔,清代古寺楼阁等,是养身健体,陶冶情操,休闲旅游的绝佳胜地。
金山:位于庞村镇西北金山(黑山)一带,金山经过多年绿化建设,成为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有专家考证,<白蛇传>的故事源于鹤壁金山。雷峰塔遗址、金山寺、与之相距不足5公里的淇河、许家沟村、青岩绝白蛇洞构成了传说所需的相关要素,至今在周围村庄流传着白蛇闹许仙的美丽传说。坐落于此的金山嘉祐禅寺是一座佛教文化浓重的千年古刹,据传说及记载,金山寺兴盛时期,高僧云集,僧众数百,庙产千顷,寺内有被誉为豫北第一的大雄宝殿、独具特色的卧佛殿以及其他建筑群。寺外有甘苦并存、常年不竭的“三步两眼井”。《九州要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创始人墨子曾在金(黑)山居住多年,因常食山中的伏苓草,活至500岁,依然面若童颜。美丽的淇河绕金山而过,留下了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金山名胜游览区与鹤壁市其他景区相距咫尺,又有高山相隔,各具特色,各显风韵,虽不在一地,却因《白蛇传》的一线相连,使各个景区连带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点点似相见,处处各不同,更会增添人们的游览兴致。
寒坡洞:位于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西南2公里处,西临淇河,东靠大白线公路,占地6000多平方米。这里悠悠淇水,碧波粼粼,是鹤壁市新区水源地。岸上青松翠柏,存有各种建筑18间,景色别致。此处是游玩及垂钓的好去处。
水上乐园:位于鹤壁市新区淇河大桥两侧,是天赉渠渠首所在地。这里河面宽阔,游船众多,两岸绿树成荫,又紧邻市区,是市民休闲游玩的极佳场所。第二节淇河古诗据不完全统计,1840年之前人们所作描写淇河及其流域的诗词有1000余首,咏淇诗人多达数百人,许多著名诗人词人,如许穆夫人、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安石、司马光、文天祥等都作有咏诵淇河的诗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产生于春秋时期,收录描写淇河及淇河流域的诗歌39首,其中《泉水》、《桑中》、《淇奥》、《氓》、《竹竿》、《有狐》共6首直接描写淇河,“淇”字出现18次,仅次于黄河在《诗经》中出现的次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