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全面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小学入学率为99.8%,初中入学率为97%。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8.5%,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已顺利完成;英德中学综合楼、市一中第二食堂综合楼、华粤艺校艺术楼和学生公寓等一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全市高考上第三批B线以上人数达到4326人,比上年增长17.8%。创强创等级工作取得突破,大站镇、连江口镇和九龙镇已顺利通过清远市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的评估验收,英城街道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华粤艺校、田家炳中学已通过了清远市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市一中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验收确认。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全年共撤并学校(教学点)123所,其中整所撤销学校(教学点)41所,撤高留低保留初小75所、教学点7所。
2008年,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疾病防治、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紧急救援四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处置能力得到提高;三级卫生保健网底进一步巩固,全市共有村卫生站478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拥有1至2间卫生站的目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覆盖市区人口达到100%;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科技工作取得突破,宝江水泥余热发电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列为省政府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西牛镇成功创建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着,年末常住人口112万人,比上年增长0.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7‰,比上年下降0.3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2.6%,比上年提高4.58个百分点。粮食、文化、体育、史志、气象、档案、妇女儿童、广播电视等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做大做强英石产业,建成英石一条街和30公里奇石长廊。2006年,全市有专业艺术团体1个、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8.7万册、博物馆1座、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与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5%。
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2006年,举办各类运动会12次,参加运动员2186人。37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2006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06.6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1.60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0.3%。人口出生率9.68‰,死亡率3.64‰,人口自然增长率6.12‰,计划生育率88.3%。
2006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5大险种人数147750人。全市有敬老院24所,床位859张,收养57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推进,覆盖率65.4%。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卓有成效。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