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文化二

家乡区县: 揭阳市揭东区

、潮剧唱腔的类别与罕见的调式
唱腔音乐是不同剧种区别所在。我国现有335个戏曲剧种,其区别主要是唱腔音乐。潮剧与其它剧种的区别,主要也是唱腔音乐。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曲牌,艺人也称为牌子曲,主要见的曲牌如《石榴花》、《红衲袄》、《四朝元》、《锦堂月》、《下山虎》、《皂罗袍》、《山坡羊》、《斗鹌鹑》等,都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曲牌。曲牌唱腔根据结构及节奏变化的不同分为头板曲牌,二板曲牌和三板曲牌三种。
对偶曲,艺人称为子母句曲。对偶句是由上下句组成旋律腔句,上下呼应,上句是子句,下句是母句,唱词多为七字句,间有五字句、三字句。对偶句有二板慢、中、快,三板慢、中、快;一般都遵循潮州方言语音的规律,依字择腔,字音明朗清晰,旋律流畅,易于演唱流传。
小调,是来自民间的小调、小曲,如《桃花过渡》的《灯笼歌》,《郑元和落难》的《螃蟹歌》,《薛仁贵出世》的《采茶歌》,《骑驴探亲》的《骑驴歌》等。这类小调轻松活泼,以小锣小鼓伴奏,富有生活情趣。
潮剧的唱腔有一个其他剧种罕见的情况,就是“调”。潮剧的唱腔分有“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反线调”等。这里的调是指一定的音阶组合,比如“轻三六调”,属五声音阶56123。
2、别具一格的帮唱
潮剧唱腔有一个特点,就是帮唱。帮唱不是潮剧独有,但潮剧帮唱形式和手法,有独特之处。
当代一些剧目中,有通过帮唱对人物行为加以评议的,如广东潮剧院二团演出的现代剧《银锁怨》,写田母的几媳临产,田母为求男孙心切,请瞎子算命,这时出现台帮唱:
茫茫尘世一条河,处处迷津风浪多;
有眼人不识人生路,无眼人偏知路坎坷!
至于有音无义的衬腔帮唱,在一些小调唱腔中,仍保留着,如《桃花过渡》中,桃花与渡伯对歌,每一段的结尾,都有“黎呀黎”的有音无义的帮唱。

chances(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