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咸阳特有的地方有名小吃,实际上和肉夹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馍更小、更薄、更脆,可以称得上肉夹馍的“小妹妹”。锅盔牙子选上等麦面粉和死面(不经发酵),揉压成马蹄状(形似荷叶饼,厚不过一分),上碳火炉烘烤,至表皮酥黄,内里熟透,横面切开,夹入秘汁卤肉。其肉肥不腻,瘦不柴,夹入饼中,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一个是夹齿留香,回味无穷,堪称一绝。
锅盔牙子在咸阳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秦,完善于唐,在明中期以前曾经风行一时,是享誉朝野的美食之一。明末清初因战争不断、社会动荡,这一传统小吃几经失传,清代中晚期,经民间饮食有志之士的挖掘、整理、研究,使锅盔牙子这一美食重现古都咸阳。民国时期以周、苏、黄、王四家锅盔牙子经营商铺最为有名。
之所以称为“锅盔牙子”,是因其秉承了锅盔的一部分特点,而“牙子”二字又说明它不同于锅盔,仅仅是一个牙子、一点点而已。锅盔牙子曾称“月牙饼”,相传秦相吕不韦喜食民间小吃,常常派人外出搜寻,派出的人找到带回这种用火烤熟里面夹肉的饼,吕不韦夜宵此饼,仰望空中半月,观其形状与手中此饼相似,随称之为“月牙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