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衡水市故城县 家乡,是个美丽的字眼;因为我们的童年在那,我们的回忆在那,我们的很多东西都在那,无法忘怀,永久留恋,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衡水市故城县。
故城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河北省东南部,隔京杭大运河与山东德州市百里相连故城县位置图。南邻清河县、南宫市,北接景县,西与枣强县以清凉江为界,东与山东省德城区及武城县隔京杭运河相望。全县总面积941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5°44′40″至116°16′50″,北纬37°3′15″至37°32′40″之间。以县城为基准,距北京市350公里,距石家庄市150公里,距天津市300公里,距济南市140公里,距衡水市60公里,距德州市30公里。县域总面积937平方公里。县政府所在地,坐落于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西畔,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享誉周边,素有“小天津卫”之美称。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故城县属环渤海大经济圈,处冀东南与鲁西北经济圈之融合带,独具承接东部产业、西部资源相互转移的区位优势,是南资北上的途经宝地。东临京福高速、京沪铁路,西依京九铁路,北枕石德铁路。省级公路邢(台)德(州)线贯穿全境;郑(口)枣(强)线直通衡水,县域内路网纵横交织,通达便捷。
故城县携多项国家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县之厚誉,小麦、玉米、故城县风光(20张)油料、优质抗虫棉、设施蔬菜和小杂粮、瘦肉型猪等极具特色。劳动力资源丰富电力、地热资源充足。拥有河北和山东两个电网供电保障,县境内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两座,35KV变电站8座,电力供应充足。电力价格0.55元/千瓦时左右。地热资源丰沛,广泛应用于住宅、洗浴、养殖等领域,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项目建设可利用土地充裕,各类闲置土地4000余亩,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故城县地热潜力巨大,出水可达80多度,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故城县正式建置于元代。此前,唐虞三代属兖州地,春秋战国先后为晋、齐、燕、赵管辖。秦实行郡故城县县制后,地属巨鹿郡厝县;西汉时,今县境分属东武城、东阳、复阳三县;东汉至南北朝,北部改属广川县;北齐,并入枣强;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分枣强县,在今故城镇取汉县名设东阳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东阳县为漳南县;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治所迁至今武城县漳南镇,改属贝州;宋至和元年(1054年),漳南县省入历亭县;元至元元年(1264年),在原漳南故城始置故城县;后几经废置,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复置故城县;元代故城县属直隶中书省河间路。明清两代属直隶河间府. 自1945年始,将县城迁至今郑口镇;1958年故城、景县、吴桥3县合并称吴桥县;1961年恢复故城县建置;1964年以卫运河为界,将山东省武城县河西地区划归故城县,故城县河东村划归武城县。
每每看到这,心里总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我也相信这种自豪感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DHF19930706
梧桐子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hengshui_gucheng.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