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中心

家乡区县: 广州市海珠区

在面向全国的标志设计征集活动[1]中,晏钧设计创作的“发现之眼”从2665件作品中胜出,该标志取意于“水”,点明广东科学中心地域、人文特征的同时与环境融汇互动,并寓意了生命与智慧的源起;自由灵动的形态延展出“持衡永动”、“发展无限”的核心理念,并形象地以意象化的图形诠释了“发现之眼”、“五馆并立”的建筑特征。
现时丰富多变的传媒环境要求形象标识突破平面局限,适用于不同场合与媒介的传达表现。“科学中心”的概念定位尤其需要更多能够体现时代感、科技感,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标志在强调永动与无限的标志形象基础上,配合多场合、多媒介的展开,延展应用的设计更突出地强调了动态、活力、发展的趋向——在统一的规范核心下尽可能地充分展现“随时变幻”的不确定感与自由性,从而使整体标识形象“无限”的概念得以延伸。在分解表现中,标志更以抽象形式意会水波、绿叶、鸟……等具象形,而透过这些现实形、物的表现,又传递出自然、生态、生命的抽象理念。这种富于趣味性的深度提炼方式使标志的每一分解部分及分解组合均能在如多媒体、视频表现等不同领域、不同形式下传达出动态、空间、无限的效果。
介绍
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的最西端,建设耗资19亿元人民币、历时近5年建成。在2008年9月19日举行亮灯仪式。在2008年9月26日下午的开馆仪式,27日,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占地45万平方米的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它南、北临江,西靠滨江生态公园,东邻广州大学城外环路,主入口正对广州大学。
中心介绍
广东科学中心[1]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的大型科学活动场所,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休闲旅游四大功能。是广东省重要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技术、科技产品展示、推广、交易和学术交流的平台;科普旅游休闲的示范景点。
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市大学城(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展馆整体建筑形象为“科技航母”,造型独特,气势恢宏。从正面看,像一只灵动的科学“发现之眼”;也许因为远离霓虹,广东科学中心这座地标性的建筑并不像小蛮腰或者大剧院那样,让普通百姓耳熟能详。但当你走近科学中心,它带给你的震撼和惊讶,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建筑,这种惊讶在你还没真正抵达的时候,就开始了。[2]
广东科学中心一期展示工程于2008年9月27日建成开放。馆内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8个常设主题展区;三维巨幕、四维、球幕、虚拟航行4座科技影院;数字家庭体验馆、开放实验室和多个临时主题展区。展品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让观众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科技知识。户外的科学探索乐园拥有8万平方米人工湖、60多个经典科学展品,培植有2000多种岭南特色植物,设计独特,景观迷人,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科学公园。开馆以来,广东科学中心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广东省首个“科技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多个荣誉称号。
除科普展览以外,广东科学中心还致力组织各类大型科技活动,并为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完善的科技展览、推广、交易、交流和会议服务。充足的展览场地,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客房、多功能会议厅、阶梯报告厅、会议室、咖啡厅、同声翻译设备、餐厅等,可满足各类会议、活动需求。
广东科学中心正在筹划的二期展示工程,将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设目标,以社会前沿科技为内容重点,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并利用广东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资源优势,完善各种科技活动服务设施,把广东科学中心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科技发展成果展示窗口,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普教育平台和科技资源中心。

tao88(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