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将至,看花灯、耍社火在各地进入高潮。然而,在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的东常村和西常村,人们却以骂架来度过元宵佳节。“骂社火”这一奇特的民俗,2007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13日晚上8点,“骂社火”在东、西常村两村的村口正式拉开帷幕。西常村向东常村派出骂阵,骂贪官污吏、骂歪风邪气、骂地痞流氓、骂违法乱纪,语言简洁明快、尖酸刻薄、寓教于乐。
两边的社火领头人,即最能骂、最会骂的人,坐在一辆推车上,敲着锣鼓,响着土炮,手持喇叭,反穿羊皮袄,向对方挑骂。西常村骂东常村:“生智村长当得好,就是村路修不了。”东常村回道:“西常村人爱干净,院子没有猪圈净。”民间艺人用独特的“斗骂”艺术,为群众送来了节日的祝福和欢乐。
“骂的都是在当地村民心中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别人敬重人都是巴结他,而我们是骂他,专找他干的错事,警示他,有人还希望被骂。骂事不骂人给村干部以警示,跟不良风气作斗争,越骂越有精气神、好气象、新发展。”社火委员会会长樊天社介绍道。
据了解,“骂社火”分为斗文、斗武、斗巧、斗富、斗丑五种类型,是综合性艺术形态,它包括舞蹈、戏剧、杂技、音乐、文学等艺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