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的历史文化(三)

家乡区县: 安徽省颍东区

  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宋英宗封其子赵项为颍王(后即帝位,是为神宗)。政和6年(公元1 11 6年),因颍州为龙飞之地(赵项封地),升颍州为顺昌府。哲宗封赵宗育为汝阴侯。金天会8年(南宋建炎4年,即公元11 3 0年),金兵南下,占领顺昌府。南宋绍兴6年(公元1 1 36年)收复顺昌府。绍兴1 0年(公元11 4 0年)金攻打顺昌府,宋将刘?大败金兵。绍兴11年(公元11 4 1年)宋金议和,顺昌属金,改为颍州,辖汝阴、泰和、沈丘和颍上4县。属南京路(治所在南京,即今河南省的开封)。宋端平3年(公元1 2 36年), 蒙古太宗窝阔台率军侵犯淮西,占领颍州。蒙古至元2年(公元1 265年),因战乱侵掠,人口亡散,蒙世祖忽必烈撤汝阴、泰和、颍上、沈丘等县,并县入州。

  至元8年(公元1 2 7 1年),蒙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颍州隶属元河南行省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辖沈丘和颍上两县。元至正11年(公元1 35 1年),刘福通在颍州东乡的白鹿庄(今枣庄集北白木桥附近)发动农民起义,于颍州柳沟?(治所先后在今颍东区的公平集和枣庄集)组建红巾军,攻打颍州东门。随即破颍州,继而往南,焚颍水县(今阜南县地理城),又攻下朱皋镇,并分兵连陷上蔡、罗山、确山、舞阳、叶县及汝宁、光州、息县等地,从者如流,众至十万。公元1 355年,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小明王,彻底动摇了元朝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由于元军多次围剿,颍州各县名存实亡,人口大量流散,耕地荒芜。明朝建立,颍州辖太和、颍上两县,属南京(又称直隶省)风阳府管辖。颍东今口孜镇、杨楼乡、老庙镇、乌江乡属颍上县,其余乡镇隶属颍州管辖。洪武元年(公元1 368年),在颍州设军事机构颍川卫,属河南都司,形成了军事、行政两条线管。洪武4年(公元1 37 1年),封傅友德为颍国公,洪武35年(公元14 02年),封王佐为顺昌伯。景泰2年(公元1 4 5 1年),封杨浩为颍国公,天顺元年(公元1 4 5 7年),封朱子埯为汝阴王,嘉靖年间,曾封朱载?为颍王。清顺治2年(公元1645年),清军攻占颍州,颍州辖太和和颍上两县,属江南省风阳府管辖。康熙6年(公元1667年),以江南左布政使司置安徽省,颍州属安徽省风阳府管辖。雍正2年(公元1 7 24年),置颍州为直隶州。雍正1 3年(公元1 7 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附廓置阜阳县,直属安徽省。颍东区地域当时称阜阳县的东乡。但需要说明的是,清朝时期,现颍东区辖域,仅有老庙集附近有些村庄属颍上县管,是颍上县插入阜阳县的一块属地(祥见道光《颍上县志》),其余皆归阜阳县所辖。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存县,阜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省下增设道一级行政机构,阜阳县属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驻凤阳)。19 32年废道,在阜阳设置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阜阳、亳县、涡阳、蒙城、颍上、太和6县,至1 94 0年改称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阜阳全境解放,建置阜阳专员公署,辖阜阳、亳州、风台、涡阳、蒙城、颍上、阜南、临泉、太和9县及阜阳、界首、亳州3市,隶属皖北行署(驻合肥)领导。现颍东区辖域,一直归阜阳县管辖。当时,县下设区,今插花镇和冉庙乡归属王老人集区,正午乡、老庙镇、枣庄镇、口孜镇、袁寨镇、杨楼乡和乌江乡隶属洄溜集区管辖。

  1 94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9 5 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阜阳专员公署属安徽省人民政府,辖阜阳、亳州、风台、涡阳、蒙城、颍上、阜南、临泉、太和、界首1 0县,现颍东区辖域,一直归阜阳县管辖。当时颍东设有茨河区(辖辛桥、洪山和颍河以东等周围乡村)、洄溜区(辖袁寨集等周围乡村)、正午区(辖枣庄集等周围乡村)、口孜区(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插花区(辖冉庙及赵店和高集等周围乡村)和胡集区(辖乌江和老庙集等周围乡村)等七八个区。1 9 5 8年,阜阳县在现颍东区范围内设置城关、插花(辖冉庙、正午、赵店等周围乡村)、老庙(辖枣庄集、王胡同等周围乡村)、 口孜(辖杨楼孜等周围乡村)、袁寨(辖洄溜集等周围乡村)5个人民公社。1 9 6 1年至1 962年,阜阳县划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区,公社以下仍划分生产大队和小队。1965年,建置利辛县和阜城镇,今颍东区辖域,分别归阜阳县和阜城镇管辖。1 969年,阜阳县进行了撤区并成大公社。1 97 5年1 2月在阜城镇的基础上建置阜阳市(县级市),1 9 7 9年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并再次划小公社,社上建区。除原老庙区变成枣庄区,区政府驻在枣庄集外,其余和1962年相同。198 3年,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置,改建为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小组。1 992年,撤销阜阳县和阜阳市,重新组建阜阳市(县级市)。1 996年,撤销阜阳地区,设立地级阜阳市。同时撤销县级阜阳市,设立颍东、颍州、颍泉三个区。颍东区现辖枣庄、插花、口攻、老庙、袁寨5个镇,乌江、杨楼、正午、冉庙4个乡和新华、河东、向阳3个街道办事处。境内建有阜阳火车站、地方铁路局、铁四局二处、阜阳汽车东站、牛羊肉加工厂、拖拉机厂、化工总厂、轴承厂、磷肥厂、汽车大修厂、麻纺厂、卷烟厂、青峰机城厂等企事业单位,也有阜阳眼病医院、河东区医院、铁二处医院、铁路医院等众多医疗卫生机构,还有城郊中学,铁二处子弟中学、市十一中以及中专、干校、技校等教育教学单位。文化古迹有北照寺、真武庙、七孔桥遗址、袁寨程文炳故居、枣庄程家海改程文炳故里、单坛孜三国徐庶母亲墓、童古堆、风凰台、刘伶墓、望月楼、青邱城遗址、钓鱼台、七十二眼辘轳井、上天梯、杜岗、陈古堆和清真寺等。

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ulu__0305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6626863.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748412160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48412160

高小露(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