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开明寺及菩提塔的介绍:
开明寺塔,又名唐塔、舍利塔、菩提塔。该塔建于唐开元一年(公元713年),宋代维修过一次,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故名唐塔。因塔里放置着高僧大德、与佛不二的舍利子(骨灰),故名舍利塔。唐代以前(约公元700年),因这里发生过大型战争,有很多将士官兵阵亡,唐王仁慈、皇恩浩荡,为了平等纪念、渡拔、超度那些阵亡的将士亡灵,修建此塔故又名菩提塔。塔的所在地原有一座很大的寺院叫开明寺,因此人们也称古塔为开明寺塔。
开明寺塔结构精巧别致,独领风情,宝塔中空,须弥座,13层,高27米。每层立面上均有佛龛和小塔,龛内有石佛,共有佛龛52个,小塔104个,各层四面皆垂有风铃。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宝塔披银,风姿卓约,晚风拂来,风铃叮铛,宛临西方极乐七宝树。民谣说:“洋县有座菩提塔,离天只有二尺八”。古文人描述她:“玉立便高尘土世,龙昂先镇梵王台”。
传说塔下有地宫,宫内有一对金鸭子,有一个西来的喇嘛想盗去这个镇塔宝贝,费尽心思,最终却被金鸭子抓瞎了眼睛,啄断了咽喉。金鸭子至今尚在,如果不信,你站在塔侧以二石相击,塔内便会发出“嘎嘎”的鸭叫声。过去在塔南不远处,有一石龟驮着一通墨绿色石碑、碑上刻着宝塔和开明寺的历史沿革。传说如果你对塔下的金鸭子一有非份之想,石龟就会放出奇臭的屁,熏得你头昏脑胀,恶心欲吐。
古时的开明寺,是一个极美的去处。寺北有荷花池,微风吹来,碧波荡漾、芳香袭人,与玲珑宝塔相辉映。明史上唯一留名的洋县才子吉孔嘉,官至顺德知府,赠阶太仆少卿。小时候就在开明寺荷花池边的学校读书,一次,老师出一上联:“塔上点灯,层层孔明诸阁(葛)亮”,要他对出下联。孔嘉面对莲花池,略一思即对曰:“池下洗藕,节节太白离(李)长梗(庚)”。真是景美联更妙。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兵荒马乱,开明寺塔周围的古建筑已荡然不存,唯有宝塔依然检阅沧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