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银梭二

家乡区县: 陕西省洋县

清明前后三、四天,嫩芽初迸,叶瓣儿刚“开眼”,形似莲心,条素均匀,身披浓厚的白雾,芽叶新鲜,制一斤汉水银梭,需菜鲜芽六万多个,大约五、六斤,故而极为珍贵,称为上等佳品。一棵很密的茶树上,找不出二、三十个新芽儿,一亩茶园采不了三斤,叶片上白白的茸毛间,散发出一种能洗净肺叶的清香。
半斤左右的鲜芽,这大约能炒六、七钱成品。抖、挤、甩、挺、拓、扣、抓、撒、压、磨,这是制高级“银梭”的十大传统手法。随着叶腥味的消失,锅中鲜嫩的叶芽儿就焙炒成了绿中透黄的精品。新制的“银梭”长不足寸半,扁平而两端尖细,大小长短均匀,如毫似梭,别具特色。一色的单叶苞芽,毫芝若霜,据说,营养价值尽在通体的霜色中。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杀青对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2)揉捻,揉捻是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5冲泡

茶入滚烫的85度开水中,约二、三分钟,汉水银梭开始纷纷舒展嫩绿的蕊芽,摇曳枝头、亭亭立玉在透明的杯底。汤色澄碧而清冽,气息馥郁而沁芳,数滴入喉,如兰的清香味充满齿颊。初感有些微苦,徐徐啜饮,后味甘甜,怡情悦性。大口饮之,回肠荡气,顿觉置身翠绿深处,犹如回归自然,神清目朗。
头汤淡黄。叶型不整。汤香淡,有青草气。仿佛新雨后走过草地。一水口感淡甜,香气不显。茶汤下咽后,有津。5分钟后有浅豆香。二水入口香气出,和午子仙毫香气接近。雅而长,幽而艳,香气愈浓,明显感觉到汉水银梭的香气极盛,幽艳动人。
6荣誉

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
1987年获省优产品奖。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名优特新产品奖和中国星火计划铜奖。
1989年被评为中国名茶并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
1991年获中国国际文化名茶奖。
1994年10月在中国杨凌参加中国农博会获后稷金像奖。
2007年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08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绿色”、“有机”名优茶评选中,双双获得金奖。

alant(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