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作为少年儿童的最佳“启蒙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普宁二中实验学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尤其是在课堂器乐教育方面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活跃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为学校赢得了众多荣誉。2011年8月,学校课堂器乐合奏队获得潮汕星河奖文艺奖二等奖,展示了该校突出的艺术教育办学水平。
“看着曲谱就能唱,拿起乐器就能奏,听着旋律就能跳,拿着画笔就能画”是普宁二中实验学校小学部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近几年来,学校斥资数万元购买了钢琴、电子琴、铜管乐、古筝、鼓号等器材,保证了学生专业学习和各种艺术活动的需要。学校逐步完善了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形体、书法、音乐、美术等必修课程之外,还增设了器乐、舞蹈、声乐、电脑绘画等选修课程,大力打造“和谐、魅力”课堂。从2007年开始,学校就积极推进器乐进课堂活动,至今已有竖笛、口风琴、口琴、叮当琴进课堂,分年级实施螺旋式普及的推广工作。并相继成立了小学生管乐队、小学生合唱队、小学生课堂器乐演奏队。刚把乐器引进课堂时,很多家长都觉得这对孩子很有好处,不少家长还打电话给老师,询问“乐器进课堂”的具体做法。
学校课堂器乐合奏队创建于2007年6月初。学校老师们挑选有音乐潜质喜爱器乐的学生组成合奏队,利用课余时间,从基本功开始训练(右上图),逐个教授,逐步的攻克演奏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器乐进课堂的活动,转变了教和学的方式。过去的唱歌课,学生不会识谱,老师从头教到尾口干舌燥,而现在学生能识谱唱谱,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器乐进课堂”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极为有利。通过形式多样、互相合作的合奏练习,学生们经常保持对器乐学习的新鲜感,并且更容易使学生经常感受到集体合作创造美妙的音响效果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普宁二中实验学校课堂器乐教育终于有了喜人的成绩。课堂器乐合奏队2007年参加广东省录像课比赛获二等奖;2009年参加普宁二中校庆演出,获最佳表演奖;参加校级文艺汇演多次获一等奖;2010年参加普宁市首届中小学生音乐大赛获器乐类一等奖;2011年参加广东省首届大中小学生器乐大赛获一等奖。
艺术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积淀、升华,才能呈现出特有的生命力。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普宁二中实验学校的艺术教育之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