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三元塔

家乡区县: 肇庆市德庆县

     德庆三元塔坐落于德城东南方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即159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它以其“只新不旧”的美誉而闻名于世。此外还有雷州内江都有三元塔。

     起源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州沈有严为满足老百姓祈求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美愿,倡建了这座三元塔,取科举制度考试中“三元”之意。这“三元”是指当时科举考试中殿试、会试、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三元”又演变成专指殿试中的一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塔自建成后,附近的莘莘学子纷纷前来登塔远望,祈求学业进步、步步高升。

三元塔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建筑结构独特,为楼阁式穿绕平座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塔高约五十八米,塔壁厚3.8米,用青砖建造而成,而塔基则是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彻成,塔脚八个方位各有一个石雕托塔力士,神态各异。塔内几何线条精确匀称。
建筑特点
奇:历经400多年风雨,色艳如新,"金"身不老,塔身用了银珠灰批荡,故有"只新不旧"之美誉,是中国四大奇塔之一。
特:该塔特别之处是巧妙地运用了《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八卦方位和五行数理。和阴阳于一体,融五行于其中,合阴阳之学说。
妙:宝塔八角各有神态栩栩如生的"托塔力士"同心协力顶托宝塔,寓意团结一致;首层两个圭角形洞门与面隔江的三重山成一直线。
缘:三元塔又名"只新不旧"塔、"常青塔"、"永恒塔"。宋朝明相李纲曾与三元塔结缘,路经此地曾留下《横翠亭》词,苏东坡也曾留下遗踪。

     只新不旧的缘由

    三元塔“只新不旧”的来由——当年沈有严倡仪在白沙山建三元塔时,大家都认为是一件好事,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是有一个财主,他信奉佛教,喜欢清静,一天村民们到他家,催他出钱的时候,他正在打坐,念经。这位财主为了尽快打发走这些村民,以便自己清静下来念经,于是就说“三元塔要建到‘只须新,不许旧’的话,那么他就出全部的批荡费用。”后来三元塔建成以后,工匠一改过去用土朱灰浆来批荡,全部采用名贵的银朱灰浆来批荡。这样一共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两银朱,而银朱本身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在空气中比易氧化的矿物颜料,所以它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而不褪色。因此三元塔自建成以来,虽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时至今日,塔却仍然鲜艳如新,光彩照人,故享有“只新不旧”的美誉。这也是三元塔被当代古建筑界列为我国“古塔四绝”之一的原因。登塔远望,尽览西江美景,定能令您心旷神怡。

     三大特点
    一是“只新不旧”;二是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这座塔的座向是坐北向南的,大家顺着这个塔的中间看过去,前面是郁南三重山,这三重山一座比一座高,寓意为“三元用第,步步高升”。而这塔的前面是西江水,后面是山,就依山傍水了。大家再请看背后这座山,这山中间是进去的,两面三刀旁起来,全然是一把太师椅。这里的风水格局是“稳坐太师椅,步步高升的格局”;三是这塔的建筑形式是按照《周易》的阴阳学说五行数理去设计建造的。大家请看这八卦图,一半阴、一半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阴阳平衡就身体健康,从中医原理来讲:人体所产生疾病都是由于阴阳不平衡,阴阳失调所产生的。所以我们这塔第一层中心点也就是这八卦的核心了,里面有一个阴阳很平衡的气场,我们应该绕塔一圈,再从状元梯上去,走进中间后稍为停留一会,让里面平衡气场调节一下我们人体的平衡,使大家身体健康,然后走过去向右手转到西门就可以登塔 。

吊2郎当小青年丶(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