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人民素来勤劳朴实,在生产中也留下了很多习俗。
看青。建国以前,每当庄稼接近成熟时,农村就有人主动提出看青。看青人在田间地头上筑个小土堆,表示庄稼已有人看管。看青人白天戴顶草帽,晚上提着马灯巡逻,一是防猪羊糟蹋庄稼,二是防夜间有人偷庄稼。收获后,农民也不让看青人白辛苦,每户给看青人兑些粮食作为酬劳。建国后,地方治安加强,全民订立了护麦护秋公约,实行联合保护,看青的习俗渐渐废止。
初磙放鞭炮。每年新麦收割后,麦子拉进新碾的麦场里,农民一年的口粮有着落了,那份收获的喜悦无法形容,于是放鞭炮。一是图个吉利,表达喜悦的心情;
二是祈祷上苍,以期望更大的丰收,过上好日子。此习俗直到合作社后才废除。
请大戏庆丰收。这是夏邑流传至久的生产习俗。旧时,夏秋收获后,每个村子里一般由财主挑头,到外地请来戏班,在村里宽阔的地方搭上戏台,唱几天大戏,好好歇息一下,享受一番,庆祝丰收。请大戏的花费,一般由各家平均分摊。建国后,农民除请剧团唱戏外,还自己组织庆丰收文娱晚会,既唱传统戏曲选段,又自编自演新节目,自娱自乐,欢庆丰收。
如今,请大戏庆丰收的习俗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仍有个别的农户在庄稼收获时,在庭院里摆上香案,给老天爷上供,祈求来年的丰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