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冉:有文武才干,是宋代著名将军和城建大师,《宋史》称:“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山中”又有《县志》载“二冉故宅在城西南平母山”。
宋淳佑年间,二冉为四川制使余蚧画谋,筑军事要塞于四川合川钓鱼城,以抵御蒙元倾国之师的进攻,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坚持36年,战争中击毙了蒙古汗国皇帝(元宪宗),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当时蒙军已攻克了西亚的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和欧州的俄罗斯、匈牙利等地,由于蒙哥战死,蒙哥便从欧亚撤军,这在《元史类编》、《宋史》、《余蚧传》等书均有载、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在钓鱼台访古》诗中赞道:魄哥蒙哥尚有城,危崖拔地为回蒙,冉家兄弟承粼玠,蜀都山河壮军有城,川载孤撑天一线,于秋共柳宋三乡,清代诗人王作孚《至蒲老场访冉琎基》“名士唯留土一堆,荒山大家长蒿莱,若非书史当年笔,谁识先生此夜台,千古智愚同一梦,缅怀芳躅不须衰,蒲老场头寻往事,钓鱼城畔怀贤才”。
邹市明:男,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遵义市绥阳县,大专学历,著名拳击运动员。1996年进入省体工大队,多次在省级拳击运动会上获奖。1999年11月进入国家集训队,2000年7月获全国拳击锦标赛第一名;2000年获东亚运动会拳击48公斤级第二名;2002年7月获全国拳击锦标赛第二名;2002年获远东运动会拳击48公斤级第二名;2003年5月获全国拳击48公斤级第一名;2003年7月获第十二届世界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第二名,改写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上无奖牌的历史;2004年8月获雅典奥运会拳击48公斤级铜牌,改写了中国拳击在奥运会上无奖牌的历史;2005年11月获第十三届世界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金牌,改写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上无金牌的历史;2006年获亚运会(多哈)48公斤级金牌。
牟廷芳:贵州绥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又留学日本步兵学校。回国后即被委任为团长,接任121师副师长之前任贵州保安处副处长。吴剑平调往陆军大学学习,升任师长。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之后,第121师在宜昌小溪整训近一年后于1939年底开赴孝感、应城、钟祥等地与日军对峙。不久日军进犯宜昌,121师奉令急速回援宜昌。在后援途中与日军遭遇。 师长牟廷芳以保卫宜昌为重,命令师部直属补充营主动出击,掩护全师向宜昌转移。该营在向日军发起攻击时,营长张续被日军机枪射中颈部,伤势严重,但仍坚持战斗,不肯脱离战场,最后伤重而亡。1940年4月日军在随枣地区集中兵力开始进犯襄樊地区,第94军奉令过河由侧面支援友军进攻。121师由沙洋、马良等地分别渡河,以夜间行军、白天休息的策略绕过日军哨岗。行至萧家店时与日军交战,师长牟廷芳以361、362团在正面作战,以363团绕行包抄日军,将该股日军击溃。不久又得报,说军部被围,急需救兵。于是牟廷芳命令363团副团长霍世才率领一个营救援。该团副团长霍世才带头冲锋,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当日军溃退,霍世才部与军部会合时,军长李及兰当即下令:如团长有缺,先以霍世才升充。
杜兴成:男,贵州绥阳人,著名作曲家,散文家。1949年5月7日生于贵州省绥阳县杜家堰坎。曾就读于洋川小学、兴隆小学、绥阳中学。当过农民,任过教师,20岁应征入伍到贵州省军区独立师,历任警卫员、炊事员、班长、文书,发表过有影响的诗作《炊事员短歌》,后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作曲,毕业分回到贵州省军区文艺宣传队任创作员。1979年1月发表成名作《战友之歌》唱红大江南北,因此获得国家文化部“全国第一届音乐作品奖”和总政文化部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198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后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任专业作曲至今,音乐组组长(师职)。创作歌曲、音乐作品1000余首(件),为影视剧(片)作曲60余部,发表诗歌散文100余篇(首)。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是中国当代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