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民俗之节日习俗

家乡区县: 夏邑县

  按农历来说,一年中节日不断,夏邑也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习俗。

  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谁家起得早,谁家过得好”,子夜刚过,村子里的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人们起来下饺子,吃团圆饼。饭后,同族的晚辈都到长辈家拜年,恭恭敬敬地磕头,长辈会一把拉住说:“一说就有了,年都跑远了!”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早上吃杂面饺子。“初五吃顿杂面扁(食),又不闷来又不喘。”

  正月初七送火神。每到正月初七傍晚,青少年用秫秸扎成火把,点燃后送往村外,称为送火神爷,以避火灾。农家少女扎紫姑放入磨房中,初九上午,少女结伴兑菜、馒头给紫姑上供。仪式完毕,将紫姑放在扫帚上,拉到十字路口焚烧。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农家姑娘用枣枝、彩纸扎成“花花树”,插在自家粪堆上,象征着丰收。家家户户蒸面灯或用白菜疙瘩、萝卜挖心上棉油作灯,傍晚分放门槛、磨房、粪堆、猪圈等处。儿童挑灯笼,家家或多或少都放些烟花。上世纪50年代后期,县城常有灯会、谜语会及舞狮子、踩高跷等活动。近几年,演化为放焰火、唢呐比赛。

  二月二龙抬头。人们早起,用地锅的草灰环屋撒成缕,边撒边歌,并用青灰在麦场撒成环形,中间埋五谷杂粮,称围仓。儿童用木棍敲梁头,边敲边念:“二月二,敲梁头,大囤尖,小囤流。”这天,男女都不干活,“二月二,不干活,撅着腚,啃大馍。”这些习俗建国初期有沿袭,如今已不多见。

  夏邑其余月份的节日于我市各地大同小异,只是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旧时人们嬉戏于水边,期望消除不祥。少年踏青郊野,采荠菜放衣内,以防百虫。

哆哆(2014-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