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成立25周年

家乡区县: 贵州省黔西县

25年来,毕节试验区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即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毕节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翻了五番,增长35.7倍,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第八名到稳居全省第三的飞跃;贫困人口数量从312万人减少到26.84万人,减少率达93%,贫困发生率从57.6%下降到3.25%,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9.03%,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下降到5.55‰,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明显下降的转变。
历史的画卷里,昔日的毕节是中国最穷、生态人口压力最重的落后地区,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为之哀歌;史烟飘过,回看今朝,毕节已是勃勃生机,不朽奇迹,我们为之雀跃!"西部大开发"如春雨一般,拉开了毕节试验区"开发抚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序幕,构建了试验区25年的辉煌历程。
  仰望苍天,令人欢欣鼓舞,俯视大地,令人为之高歌。毕节试验区"县县通高速"的蓝图正在从纸上一笔一笔地画在地上,畅通无阻的交通网络也将不再是梦想。厦蓉高速、杭瑞高速,成贵高铁、隆黄铁路等"公、铁"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将形成覆盖全实验区七县一区一市,连通周边所有主要城市的交通动脉。毕节机场已经腾飞,为我们毕节的交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过几年,毕节将成为川滇黔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今天,毕节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并让他们流连忘返。岩溶博物馆--织金洞,气势磅礴,流金溢彩,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灿若织锦,百里飘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威宁草海,碧波荡漾,鹤舞鹭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方九洞天,奇山秀水、别有洞天、被称为"乌江第一漂"的 "总溪河"、大方支嘎阿鲁湖、奢香墓、宣慰府、可乐遗址、大屯土司庄园、毕节川滇黔革命委员红色旅游资源、彝家的"茶花节"、"火把节" 、"摄泰吉"、苗族的"跳花坡"、纳雍"滚山珠"、贵州省苗族歌舞之乡" 化屋基" 、赫章神秘的夜郎文化,神奇的石门坎,黔西观音洞等,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毕节力帆骏马,高新技术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推动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天,作为毕节人,我骄傲!作为试验区人,我自豪!纵使我有千般骄傲万般自豪,我也只是一个渺小而平凡的中职生,渺小到几乎让人遗忘。可是就是一个个平凡的个体,铸就了毕节试验区的辉煌,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后积极奉献毕节,就能为毕节试验区增光添彩。以后踏上就业岗位的我们是毕节的未来、毕节的希望。把不悔的青春献给毕节,献给我土生土长的家乡。
让我们为构建和谐、文明、民主、进步、繁荣、富强的毕节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拼搏。为实现伟大而崇高的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冬日阳光(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