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力力做“金砖”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相城区

苏州陆慕的砖瓦生产,历史悠久。明永乐年间,当地窑户为南京、北京的宫殿烧制方砖,因方砖颗粒细腻,黛青光滑,面平如砥,质地密实,“敲之有金石声”,故称“金砖”,又因送至北京供皇宫所用,亦称之为“京砖”。当时永乐皇帝还赐封为“御窑”。清末,因战事,金砖生产时断时续。民国时期,砖瓦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或几户联合。御窑烧制的金砖除供京城皇宫之外,园林、道观、庙宇以及富人达官家的厅堂也使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御窑砖瓦厂恢复金砖生产。此后,苏州玄妙观、寒山寺,北京故宫、天安门,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白塔寺,浙江普陀山等地的古建筑整修时,均采用苏州陆慕金砖。2005年,中国古建筑研究协会认定,陆慕御窑金砖为质量信得过产品。2006年,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御窑古窑址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御窑金砖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出。

这张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照片,是当时陆慕御窑工人正在制作金砖泥坯的情景。从照片上也可看出,制作金砖是脏、累、苦的活儿,因为是手工制作,有20多道工序,主要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窑、窨水等,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

习惯的懒散xyt(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