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王--乌兰夫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

乌兰夫(1906--1988年)原名云泽,生于土默特左旗蒙古族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同年底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内蒙古土默特旗(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乌兰夫同志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1906年12月23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1988年12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8月,在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领导下,扩大组织,开展民族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斗争。

  1936年2月21日,通过云继光,秘密领导了百灵庙的军事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1940年党中央将他调回延安工作。先后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为革命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

内蒙古土默特旗(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乌兰夫同志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1906年12月23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1988年12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的首府,这里是红色旅游盛地。

在美丽的罕山脚下,宽阔坦平的兴安大路东侧,座落着一栋黑瓦灰墙的古朴建筑。屋后绿树婆娑,门前花团锦簇,使其更显得庄严肃穆。门楣上方挂着一块横匾,上面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七个金色的大字:乌兰夫办公旧址。
从远处望去,它像一只雄踞在高楼群中的苍鹰,两侧高翘的檐牙好似正在舒展的双翼,意欲直冲云霄。

当年,这座普普通通的房舍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前后的历史见证,更是内蒙古人民走向自由与光明的指挥中心。各界爱国进步人士在这里汇集,一道道号令从这里发出。彻夜不熄的灯光照亮巍巍罕山,接连不断的电波传遍茫茫草原。1947年2月,乌兰夫迎着北国的漫天风雪,奉中共中央东北局之命来到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后,就在这栋始建于1936年的房子里办公。

在这栋房子里,乌兰夫同他的战友们奋笔疾书,写下了内蒙古崭新历史的第一页,绘制出自治区建设与发展的第一张蓝图。内蒙古各族儿女从这里出发踏上新的征程,奔向远大的目标。自签发《内蒙古自治政府布告(第1号)》开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乌兰夫在这里夜以继日地运筹帷幄,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和牧区民主改革运动。千百万勤劳的人民焕发出青春活力,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下,向贫穷与落后宣战,向光明与幸福飞奔,为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敦(2014-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