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产 习 俗

家乡区县: 四川省大竹县

忌戊 立春立后的第一个戊日为头戊,以后每十天一戊,连续忌五个戊,谓之“五戊大社”。解放前,戊日天,不参加田间劳动,切忌动土、淋粪。五戊之后,农事益忙,忌戊停止。解放后,忌戊习俗渐趋消失。
栽秧 旧时,秧田开始扯秧,称开秧门。是时,焚烧纸烛,祈求丰收。一般农家都要办丰盛的栽秧酒杯宴,自晨至晚共进四或五餐,餐餐少不了腊肉、豆腐、白酒、烟、茶、皮蛋,特别是早、午餐。歇气时,吃泡粑、荷包蛋,称为“打腰站”。有的栽秧能手,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几百米的直行,直插到底,还有的栽“撞包落角”、“金钱吊葫芦”、“拗五根”、“轿杆子”、“鸭儿翻埂”等,都要竖成行,横成排,斜看一根线。一蔚栽拢,主人为其燃放鞭炮,披红挂彩,以示祝贺。过去只有男子才栽秧,解放后妇女同样下田栽秧。
挞谷 谚语:“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满田黄“。大忙季节,挞谷要抢在晴天。到时,有“换活路“和“请人打”等形式。“换活路”一般是亲友,先打成熟早的,次打黄得迟的,先打坝上的,后打山上的,自愿换活路,既抓农时,又增加情谊。“请人打“,是田多的农家,请农活少或专靠卖劳力的人,主人招待殷勤。是时,主人挑谷,主妇打引草,翻晒。
尝新 一年四季,每样新鲜的瓜果小菜、豌豆、葫豆、玉米、大米等出来后,首先要煮或炒熟后,祭神祖,事全家团坐,请长辈先吃,谓之“尝新”。拉着,就赠送一点给三亲六戚,也品尝一下劳动成果的滋味。 驯牛 牛犊长成,在惊蛰节前,由二人将牛犊牵至冬水田里,耕田三犁叫做“破犁”,然后待天气暖和时,再将已破犁之牛犊牵去反复驯练,直至牛犊听从使唤,步伐正远规,不脱枷档,不乱踩坯,奋力拉犁为止。 扫圈 新猪圈建成,由立建木匠师傅在圈内一面打扫,一面口中念念有词,大诵吉庆。主人备办酒菜,请师傅在圈门口进食,要求一气吃光,不剩残汤剩酒,以期圈内所养生猪肯吃肯长。 矿井 旧时,每年春节后挖煤或挖矿石的管窑师,选定“黑道“日子开工。是时,管窑师要在窑门口点香秉烛,烧纸敬神,忌说“榨”、“压”,禁止捕杀窑内老鼠。称老鼠为“窑猪“,常以菜饭喂养,人鼠和平共处,当见老鼠拖鞋或搬家预示地层变异,或瓦斯浓度增大,将会发生事故,矿工即撤出窑洞。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禁止入窑采煤挖矿。解放后,只有少数小煤窑沿袭此俗。
上梁 建土木结构或穿或穿逗平房,上中梁(又称抬梁)时,团方四邻,亲朋好友,皆往祝贺,燃放鞭炮。。中梁上用红布或用红纸,写上“紫微高照”或“吉星高照”四个大字,贴于梁上。掌墨师(负责设计、施工的人),在梁往来行走,口说颂词,大赞吉庆,并向四周抛撒糖果、糕点、粑粑、饼饼。叫做“踩梁”。屋主帽赠给掌墨师喜钱,一贺手艺高超,二贺手艺兴隆。此俗至今在农村个别地方还流行。
喂果树 除夕之夜,民间以红线红纸烧花树,预示来叶并茂,并以“团年饭”喂果树预祝次年硕果累累。

郭妞(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