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及黄河下游食风之岁时食俗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该地区以面食为主,早晚一稀一干,佐以青菜、成菜之类。午餐配以炒
菜、汤肴。旧时,因大米不多,多在节日或待客时才食用。农村以玉米、高 粱、黍米(小米)等杂粮为主。地瓜(即甘薯)产量可观。现今,细粮已成 为农家之常食。
济南人日常饮食最重早、晚的稀饭。此稀饭旧时多以小米、高粱米煮制, 现今则以小米、大米为主。午餐讲究汤羹(多用蔬菜熬制)。这大概与济南 地势较低、一年四季气候干燥有关。据《济南快览》云:“食品以麦为上, 黍次之,大米非上客不用,且多施之于稀饭。若玉蜀、高粱,若豆类,则为 乡居农民一般之常食。”用面粉蒸馒头,“此为富家商号之便饭,菜蔬一两 种,羹汤一盂。”济南的面食制品以硬、干、酥为主。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馒头又叫馍馍。济南人食用的馒头,是一种高桩的硬发面馒头。状似 圆柱,熟后掰开有明显的层次,韧性较强,耐咀嚼,香甜可口。 锅饼用冷水调面制成。《济南快览》记:“以面作寸许厚、中径尺余 之圆饼,烙而熟之,外焦黄而内细白,谓之锅饼。”锅饼大者五六公斤重。 有的两面粘有芝麻。采用特制的鏊子烙成,烙制一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吃 时切成长条,硬脆香甜。
杠子头火食起源于潍坊,因制作时用木杠压面得名。旧时的杠子头火
食,烤熟后,中间薄四周厚,中间可用绳串之,便于长途携带。据民间传说, 此食是明代戚继光抗倭时,乡民为士兵制作的,故又称“光饼”。现今此饼 已改成中间厚、四周薄。
家常饼热水和面,又称“油饼”,加葱花者称“葱花饼”。 水饺济南人称为“扁食”或“包子”。有荤素两种馅,为节日或待客 之品。
面条和面时加盐碱,擀制,浇卤汁或麻酱汁,配以黄瓜丝、腌香椿。 旧时民间常吃的主食还有: 玉米窝头

两合面饼即用高粱面、玉米面(条件好者加点豆面)调和好制饼,蒸 熟后色红味甜
煎饼鲁中主食品之一。一般用玉米面或杂合面,条件好者用小米面, 调稀糊摊烙而成。其薄如纸,食时卷葱酱,香甜可口。《临淄县志·饮食》 载:本地“以麦、豆、小米、高粱为大宗,居民常食煎饼。”清初的蒲松龄 对此还作过考证:“煎饼则合米为之,齐人代以面食,岂非自古至今,惟齐 有之欤?”还说:“煎饼之裨放民生,非浅鲜也。”(见《煎饼赋》)这足 以说明煎饼在民间日常饮食中的地位。
另外,阳谷、临清乡间还喜吃金银卷:将发面团擀成面皮,上铺一层玉 米面卷起蒸熟切段。此品为以粗代细的代表食品。
鲁中农村,日常菜肴也颇为精细。中午多以新鲜蔬菜炒之,加一汤羹。
鲁中乡间对生食大葱、大蒜、甜面酱特别嗜好。日常饮食,只要有大葱和甜 面酱即可。孔子曰:“不得其酱不食。”《齐民要术》中记录的制酱法就有 十几种。酱既可单独食用,又可作为调味品使用。《中国实业志》载:“葱 以章丘为最肥美,男女皆好食之。”单饼或煎饼卷大葱蘸酱这种民间食法已 被吸收到高级宴席上,象“烤鸭”、“锅烧鸭”一类菜肴,就要配生葱段、 甜酱、单饼(或合页饼)食用。鲁中人喜生食大蒜,大蒜几乎是吃水饺、面 条必备之物,也是凉拌菜的主要调味品。常见的吃法是整瓣或捣成蒜泥。也 可腌制成糖醋蒜,系取鲜大蒜加入醋、糖腌泡,经月由白变成酱红即成。 淄博、潍坊一带民间对小咸菜的制作特别讲究。除了萝卜、芥菜一类外, 还有如下常品:
煮八宝菜旧时多将黄豆煮熟去皮,与疙瘩块、青萝卜条、煮花生米等 加盐水、干辣椒、花椒、大料之类腌之,色泽艳丽,洁净青脆。 熏豆腐将豆腐片炸后,加五香料、汤汁腌制,色枣红,五香味浓,咸 鲜柔韧。
韭花酱将嫩韭花去硬梗,磨成酱,加盐密封月余经发酵即可。
酱黄瓜黄瓜用盐腌出水,加酱油、花椒、大料等调好腌渍而成。为夏 季食用佳品。
在滩坊,逢节日乡民多调制小鲜蔬菜,有芥菜鸡、酱疙瘩丝、拌合菜等, 清爽鲜美。
济南人口味偏咸,一日三餐多配有咸菜。民间有“菜不够,咸菜凑”之
说。济南的小菜种类颇多,如酱萝卜、腌莴苣、腌香椿、糖蒜、磨茄等,制 作都很讲究。磨前选用当地产的大红袍圆茄,去蒂放清水缸内,用砖头或粗 石块将茄皮磨光,在茄上扎眼加盐、酱腌制。此外,还喜食凉拌腐皮、腐竹、 糖醋藕片、粉皮等。
在济南,还有一种家家都会做的“酥锅”。此菜制作一般用砂锅,底部
垫些老菜叶,然后分层排入藕、豆腐、鱼、猪骨、海带卷等,撒上葱姜,加 糖、醋、酱油、汤汁(以能浸没过原料为宜),置旺火烧开,慢火煨炖五六 小时,待汤汁全部侵入原料中,菜变酥软时.取出放凉,随吃随取,佐食下酒 皆可。
鲁北地区较有特色的佐餐小菜还有;豆豉、咸面糊。
咸面糊是在严重缺菜季节,用面粉(或玉米面)调成糊,加盐、葱花、
油等蒸熟,抹在玉米饼子、花卷上食用,沿海一带农家,面糊中还常加有虾 酱、蟹酱等。

鲁中地区,风味小吃种类繁多,其中又多以面食为主。仅济南常见的就
有:盘丝饼、油旋、荷叶粥、八批馃子、五香甜沫、鸡丝馄饨、炸茄盒、麻 漫步时光 2007-4-6 20:29 酱烧饼等。
济南的油旋,外皮酥脆,内瓤柔软,葱香透鼻,因形似螺旋而得名。其
制法早在清初的《食宪鸿秘》中已有记载。济南人多趁热食油旋,配一碗鸡 丝馄饨,妙不可言。
潍坊、淄博的名小吃还有朝天锅、周村烧饼、博山石蛤蟆水饺等。潍坊
朝天锅本是一种市肆小吃,露天砌灶,中置一大锅,将猪血、肺、大肠、豆 腐、猪骨、肉丸子之类盛满一锅煮熟,众人围而食之,故名“朝天锅”。后 来,讲卫生,移于室内。现今经改进,已成宴席上名吃。 博山石蛤蟆水饺,历史悠久,由博山一石姓店主所创制。“蛤蟆”之名, 出自同行的嫉妒讥讽。不料此名一出,此小吃更名镇四方。店家即以“石蛤 蟆水饺”为号。近代园林家陈从周教授曾以“博山风味推第一”横匾相赠。 德川、惠民、聊城的著名小吃有:德州羊肠汤、保店驴肉、阳谷烧饼、 大柳面条、无棣肴肉、聊城熏鸡等。羊肉肠历史久远,《齐民要术》中已有 记载。其制法是:将羊肠洗净,在羊血中掺入粉团、豆粉,搅匀灌入肠内, 每10 厘米捆扎一下,入锅加汤煮熟。吃时将羊肠切段,加原汤,随带胡椒面、 醋等调味品。味麻辣酸香,腴美滑润,与麻酱烧饼配食,物美价廉。

ruiqi(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