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一词起于封号。《东昌府志》中载,西汉宣帝刘洵封清河王“刚”之子“成”于聊城,为东昌者見侯,简称东昌侯。之所以名东昌,据传,一曰因徒骇河东北过茌平县遥昌乡;二曰聊城自秦以来属东郡,因“东”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 以东昌为地名,始于元代,元之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5月,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国行政设置,改州为路,原博州遂易名东昌路,自是,聊城始称东昌,至明、清,路改府,聊城易称东昌府。聊城历史悠久,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均有发现。悠久的历史为聊城留下了众多的景观,光岳晓晴、巢父遗牧、崇武连墙、绿云春曙、古甃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等合称八大胜景。今存聊城古建筑光岳楼与山陕会馆均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是湖、河、城融为一体独具特色的城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