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当当

家乡区县: 江苏省栖霞区

跳当当是一种民间祭祀舞蹈形式,主要分布于溧水县东屏镇原群力乡爱廉、爱民、凉蓬、堡星村及句容县郭庄、葛村等周边村落,江宁、溧阳等市县部分村落也有分布。群力乡爱廉村、爱民村一带以当地土著人居多,地势低洼,水灾频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当地村民便常于正月或农闲时举办各种敬神祭祀活动。据说早在汉代,就兴起了“跳当当”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祭祀舞蹈活动。明、清以后,尤为兴盛,逢年过节或庙会期间,周边村落都要组织当当队,参与庙会祭祀活动或巡游表演。1958年,江苏省歌舞团曾赴溧水采集地方民间传统舞蹈,群力跳当当、东屏犟驴舞等均被收集采录。20世纪80年代,经溧水县文化馆整理改编的《跳当当》获南京市民间舞蹈调研奖,大型舞蹈《丰收当当》参加南京市群众文艺会演并获奖。
群力杨家边村地处偏僻,环境相对封闭,因而保留、保存了许多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跳当当这一民俗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跳当当要求家家出人出乐器参加表演,这样就使全村沉浸在一种娱乐和节日的气氛中,一则有利于强调全村的共同利益,增加对村庄的认同感;二则也由于全村总发动,更加突出了它的狂欢性质。农村的民俗文化活动,大都带有祭祀性质,表现了农民对自然的膜拜和对世界的认知。这种民间信仰也为民俗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乃至组织保障。
跳当当是一种分布范围较窄、地域性极强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中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元素,如活动过程中的“收草”、“留草”、“带草”等仪式,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民俗文化活动是一种与民间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通过这种活动,农民达到与神的沟通,与天、地及万物自然的和谐,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2004年,跳当当当当被列入保护范围。2005年,东屏镇政府拨款对跳当当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进行保护,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东屏、群力等地农村,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跳当当的资料,帮助艺人恢复活动。
2007年,跳当当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朦胧的前奏(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