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风俗-大悟人婚姻仪礼

家乡区县: 孝感市大悟县

    送喳口粑 男方求女方父母许嫁的一道礼。礼物中以粑为主(数量上:宣化、吕王等地有“粑粑馍馍一千八”,刘集、金鼓有八大百之规定),还必须有糖、肉及衣料等礼品。 中秋礼 是婚礼中男方给女方家的最重要的一道礼。女方的亲属有多少家,就要送多少份礼。每份礼有肉、糖、糍粑、点心及衣料等。俗称“送中秋节礼”。 取庚贴 男方备礼去女方要庚贴,女方父母将姑娘的年庚生月写在红纸上交男方。然后将男女双方的年庚生月送交礼乐先生,以择定结婚佳期。

    送日子 婚期选定后,男方备礼送往女方,并 用衣料将写有结婚日期红纸贴包着,俗称“送日子”。

    犒匠礼 女方请工匠打嫁妆、缝嫁衣,男方须备茶、烟、酒、肉、面条及豆腐、粉条、海带等到女方家,谓之送“犒匠礼”。亦有称作“咽饭菜”的。 上头礼 姑娘出嫁要梳妆,男方送妆奁各项物品,称“上头礼”。 送大礼 结婚前一天,男方请人去女方搬运嫁妆时的一道礼。其中有“爷娘肉”(两大块、约重10斤),“对子鱼”、“猪肘”、“羊肘”等 礼品。俗称“大礼”。 回门礼 婚后第二年农历正月初,新娘偕新郎回娘家,谓之“回门”。此时,女方家须宴请亲房叔伯及亲友喝“ 回门酒”。新婿上门时,按“中秋节礼”的份数,如数带礼上门。凡受过礼品的亲戚,均得接“新客”(即新婿)上门,并宴请宾客作陪。宴后还要给“新客”赠送“上门礼”。 解放后,旧时婚嫁的陈规陋习,被逐步革除。50年代中期,彩轿已濒绝迹。70年代中期,机关和农村倡导移风易俗,举行集体婚礼。进入80年代后,结婚要彩礼,讲排场之风渐盛。彩礼由木器家俱多少条腿,民展到家用电器多少件。农家男子娶亲,至少得花数千元,城镇青年结婚至少需要上万元。迎娶新娘由旧时的花轿,演变成用拖拉机、卡车、面包车、吉普车或小轿车。

特特(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