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柳林

家乡区县: 山西省柳林县

      事实上,在改善民生的道路上,柳林县早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全面启动了孕妇、儿童、老人的医疗健康补助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统筹救助试点工作;公民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5万名参合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完成500套廉租房、500套经济适用房和1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更让人惊喜的是,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柳林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是为一方百姓谋福祉。无论是“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战略转型,还是“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蓝图,柳林县委县政府的一切努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

农民致富

盛夏的柳林骄阳似火,炙烤着连绵起伏的山坳,灼烫着干涸贫瘠的土壤,那首《黄土高坡》的老歌仿佛在沟壑间回荡……

柳林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西麓,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常年的水资源匮乏,贫瘠的土地,给柳林农业的发展套上了天然的枷锁。沟壑纵横之间,种植的大多是柳林县的传统农作物——玉米、大豆、谷子等,或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鲜有农人其间稼穑。与如今农业发展潮流不相符的是,在柳林的乡村,看不到连片的蔬菜基地,就连成排的设施蔬菜也难得一见。

据统计,柳林的小杂粮种植面积2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只有878亩,正常年景的粮食产量仅为4000万公斤,柳林农业还面临“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尴尬。

今年58岁的高恩明,是柳林县高红镇韩家曲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光靠种地,村里人的生活都很艰难,全村473亩地,没有几亩能浇上水,一年下来,人均收入千把块钱,光够吃饭穿衣。万一有个病啊灾啊的,就得举债度日。”

为了改善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的状况,柳林县政府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刘应林是留誉镇刘家圪垯村的村民,在村里种地,挣不了多少钱,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他去煤矿当起了矿工。尽管能多挣几个钱,但每天一到井下,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2009年,刘家圪垯村的村民都加入了柳林县槐树沟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折价将土地资本化。刘应林和众多村民一样,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如今,刘应林是一个管种植的小组长,每个月收入2400元,一年下来,合作社还会发给大米、白面,医疗保险,养老金也一样不少。

为了帮助农民致富,2011年,柳林全年发放各类补贴1350万元,培训农民4.3万人次,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74个。联盛农业生态文化园区、汇丰昌盛农场等一批农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县一业”整体规划和行政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全部完成。

教育免费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柳林将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8月3日,柳林县县委书记王宁称。对柳林学子及其家长们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事实上,近些年来,柳林县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有目共睹。相关统计显示:2011年,该县财政直接用于教育的资金达4.56亿元,同比增长149.85%,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提升为500元、中学700元。毛家庄和锄沟2所标准化城区幼儿园开工建设;出资665万元扶持了28所城乡幼儿园建设;投资256万元,对全县乡(镇)32所中小学校舍进行了维修。2012年,柳林县在教育上的投入同样不遗余力。

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在柳林县城西北的一片教育园区里,汇丰中学和鑫飞中学正式投入使用,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宿舍,现代化的体育场、实验楼已收拾停当,6000余名柳林学子入驻新校区。这两所学校总投资5.88亿元,是柳林县政府引导当地企业投资教育的结晶。

早在2003年,柳林县就动员引导山西联盛集团参与全县教育体制改革。以“公办民助”的形式接管了当时举步维艰的柳林四中,并将柳林四中更名为“联盛中学”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全国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使学校起死回生。

现在学校每年高考二本达线人数都在500人左右,九年来,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大学生3241人。如今,投资18亿元的联盛教育园区已经初具规模。7月4日上午,站在园区的天文台上俯瞰整个建设现场,该教育园区负责人康序称,目前学校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是一些辅助性工程,预计2013年9月,学校就可以投入使用。

今年,发展教育事业依然是柳林县政府要办的重要事情。柳林县委书记王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除了鑫飞中学、汇丰中学今年要投入使用,联盛教育园区要加快建设进度外,我们还将完善毛家庄、锄沟幼儿园的建设,同时,在青龙、庙湾、东山新区新建4所城区标准化幼儿园,在陈家湾、成家庄、孟门、留誉4个乡镇新建或改造4所中心集镇幼儿园。

民生无忧

如果说在教育上的投入表达的是柳林县政府“百年树人”的远景目标,那么在养老、医疗上的投入则是为了让每一个柳林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7月3日,家住庄上镇的五保老人李罢成,听说今年他的救助金在原有3228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22元时,露出满脸的喜悦。为五保老人每人每年增加522元救助金的同时,柳林县还为每个孤儿每人每年增加3972元,使孤儿救助金达到每人每年7200元。

去年以来,柳林拿出“真金白银”加大了民生事业的投入。用于医疗卫生资金达1.5亿元。在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全面实现了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缺口财政全额负担。去年用于城乡低保和各类社保资金达7781万元,全面启动了孕妇、儿童、老人的医疗健康补助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统筹救助试点工作,公民意外伤害保险实现了全覆盖,5万名参合农民享受了免费体检。

今年,柳林继续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财政预算用于民生资金占到可用财力的73%。

2012年,柳林县将大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以企业养老、医疗、失业和机关事业养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全民意外伤害险等7大保险体系和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继续实行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挂钩的动态增长机制,确保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有保障。

同时,柳林将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给驻柳煤炭企业和民营企业下达就业指标2000个,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需求。按照国家政策,开辟公益性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再就业,逐步缓解就业压力。

为了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买房贵、住房难”的问题,今年,柳林将完成500套廉租房、500套经济适用房和1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政府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民间房租指导价,以此改善百姓进城和城内从业人员既买不起房又租不起房的现状。为了方便百姓乘坐火车,年内,柳林将实现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筹划开通柳林至吕梁火车站的城际客运。

随着新一批民生工程的陆续实施,民生柳林建设将打开新空间,使更多幸福来到群众身边,老百姓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将明显提高。

绿色柳林

车行在柳林的乡间小路上,两侧的行道树整整齐齐地排列,繁茂的枝叶极力地向天空伸展。可谁曾想柳林造林绿化需要克服多少困难,需要付出多少艰辛!柳林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土壤结构特殊,雨水很难渗透。再加上沟壑纵横,给大面积成片的绿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柳林县从没有放弃对生态建设的执着。

柳林县县长武跃飞称,今年春季,柳林完善了去年已经铺开的163公里通道绿化、3万亩荒山绿化和6万亩核桃林栽植工程。按照“不断线、不断带”的要求,完成通道、荒山荒坡生态林全覆盖和坡耕地经济林全覆盖。

在柳林县县委书记王宁眼里,实现“有山必有林、有路必有树、有村必有绿、有企必有景”的生态新景观,才是柳林绿化最终的目标。

围绕“有山必有林”,柳林今年将完成307国道、沿黄干线、沿黄旅游路两侧150公里第一山脊线范围内的侧柏、油松栽植任务,规划实施4万亩生态林和6万亩经济林建设工程,打造公路沿线生态治理绿色走廊,实现荒山绿化不断带。

围绕“有路必有树”,柳林将巩固提高国道、省道和县乡通道两旁行道树的绿化成果,在文物古迹、县乡道交叉路口、重要地带、路旁宽阔地带等重点地段见缝插绿,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

围绕“有村必有绿、有企必有景”,铺开100个村庄、100个企业和10个村企共建示范村的“百村百企”绿化工程,打造一批绿化景点、园林企业。

“先行者智,先试者勇”,这是柳林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扩权试点县之一后,县委县政府在探索中总结的“先行”与“先试”的规律。从引导煤企反哺农业,到高中阶段教育免费;从真金白银投入民生,到不遗余力绿化柳林,柳林的“先行”是探索,需要智慧;“先试”要承担风险,需要勇气。而这智慧与勇气的背后,恰恰是柳林县委县政府“为民谋福”的责任与担当。

张彩林(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