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多难的历史变革
阿湖镇(巴山)历史悠久,文明甚早。境内的白玉山古籍《山海经》有载。属东夷部落,部族首领蚩尤. 三国末期,蜀后主刘禅(阿斗)战败后降魏,被封为安乐公。刘禅东下访其舅父(糜竺,海州人)路过晶莹光洁的白玉山。
山之北有莽莽森林,山之南有清波静湖和横贯东西的驿道,真乃一处胜境。刘禅便依山傍湖建造了一处居所,垂钓、游猎。从此那美丽的湖泊被人们称为“阿斗湖”,后又演变成了“阿湖”,阿湖镇因湖得名。
据《海州志》载:阿湖镇始建于公园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属江南大区为海州直隶42镇的之第四十一镇(辖东海县的石埠、洪庄镇等),清朝仍之。民国隶属东海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童阳县,直到1949年5月。
1949年秋,阿湖、黒埠合并设立阿湖区,隶属新安县。1952年新安县改新沂县隶属仍之。1958年撤区合并高塘、徐塘庄设立阿湖公社,1959年析置黑埠公社、高塘公社、徐塘庄公社。1983年改为阿湖乡。1987年撤销阿湖乡恢复阿湖为建制镇。2000年4月撤销黒埠镇并入阿湖镇。
至今东陇海铁路途径东海县洪庄镇的车站,名称仍“阿湖镇站”。
东陇海铁路与S323省道过境,距京沪、霍连两条高速公路出入口10千米,东距连云港港口50千米,连云港机场30千米,南临205国道。北濒阿湖水库,林头河穿镇南下。
江苏省水晶石重点产地之一。地下金红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榴石、绿辉石、红宝石等储藏丰富。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的兴隆寺正在恢复重建中,巴山面酱久负盛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