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镇古天兴观2

家乡区县: 淮安市淮安区

再进三门,为第三道院落,向东一拐,有墙隔着,中开一门,里面另成一院(在中轴线之东),朝南三间名财神殷,共有神像五座,俗称五路财神。其正中黄色帷幔中,为黑虎玄坛赵公明,跨虎执鞭,像极威猛。东西神台有神像二,为招宝天尊和纳珍天尊;西边为招财使者和利市天官。因为财神,香火自然鼎盛。五位神像上被信神者挂满纸叠的、木雕的一串串金银元宝。这倒从另一面产生了对当时社会现实一种幽默的讽刺:百姓尚在穷困,“官人”已先发财了。对面朝北为三间大(读“代”)王殿,系祀水神之所,即所谓金龙四大王、杨泗将军和河口太爷等名称,并在各神像身旁塑有各种水族,如龟、鳖、蛇、蟹、虾、蚌、螺、蟾等。想系当年天兴观处在淮水之阴,故有这些神话。两殿之间,有一西向小楼,计上下两大间,楼下为道士宿舍,楼上有一座三尺高的铜制关帝像,绿袍金甲,赤面长髯,形象威武,因年深日久,铜绿斑驳,弥足珍贵。
再从第三道中间院子折向西,有墙为界,中开一门,内为又一大院落(在中轴线上),有三间朝南大殿,为古天兴观最后一幢主要建筑。三间俱系敞檐(以前中轴线上三座大殿,包括山门在内,俱系一明两暗),殿前面有卷,卷后有二十扇木格(东西各六,中间八扇),每扇格上,俱有浮雕,内容都选自《红楼梦》故事,精雕细琢,玲珑剔透,颇具立体感,实乃艺术珍品。可惜主持道士不善管理,到民国廿年(1931)左右,只剩十余扇。上面还有不少残缺,殊堪惋惜。殿中间黄绸帷幔中,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座神像,俱系金装。查“三官”,系道教祀奉的神祗,相传始自汉代,可谓由来已久。据古老相传,古天兴观的最后一层三官殿神像,自被捻军焚毁后,已不存在,后来的三官像系自古镇河下西南角的三坂桥畔的三元宫中移来,已较原来神像小得多了(按“三元宫”和“三宫殿”俱系奉祀天地水三官,名虽不同,实系一回事)。东首后壁神台上,有几个不知名的小神像。西首神台上,则有一兽,体形似犬,身有龙鳞,而只有三足,传三足为蟾,但体形则又不类,人们名之曰“水怪”。盖黄河未夺淮之先,观北面本系淮水,现观后地名尚有殷家码头、相家湾等,则三官与所谓水怪,谅与淮河及夺淮后之黄河有关。后黄河又北徙,但遗留下来的堤坝,俱较古镇河下的别处地段为高,亦属可证。此殿正中神台前,有八尺余高一只香炉和同等高的一对签筒,俱铜制。殿正中梁上悬有多角形大玻璃灯一盏。东西两壁,一钟一鼓,俱巨型,悬在木架上。三官神台前,亦有四座文官装束、手执圭璋的四神像,约八尺多高,想亦系三官侍从之官。中间抱柱上,悬有对联一副,上联为“天地而外惟有水”;下联为:“佛仙之道在通神”。其意在可解不可解之间,带有几分神秘意味。此殿另一特点:即当中神台三官座下,各有一井,神台前供人们跪拜用之长方形(长约六尺宽约四尺)槟榔石下亦有一井,殿东西壁下各又一井。以上六井均暗井,东壁在卷殿之间有一明井,系石制井栏。据民间传说:当年(光绪年间)修天兴观的所需木料,俱从井内升出,后忽有一匠人云:“木料够用了。”故有段木头,虽露出水面,而未出井栏,仅直立其中,摇之可动,拔之不起。以上共为七井,因此古天兴观既名三官殿,又号七泉山。
由第三道院子再进一门,则为第四道院子(在中轴线之东,即三官殿之东侧)。靠三宫殿东墙下,有一巨型烧纸库,形似一塔,高约丈余,顶有透气棚,上中段四面有窗。旧社会向有珍惜字纸之习惯(当然亦带有迷信),凡有废纸,成拿到此库焚烧,故其来源广泛,终日青烟袅袅,弥漫半空,颇为古道院增加不少神秘气氛。
由四道院子向北再进一门,向东一拐,另有一层院落,通过两间走道,则有三间文昌宫大殿,神像有二,一为文官装束的坐像乃文昌帝君,一为魁星,其像为一腿独立,一腿屈膝高跷,右手执笔,左手持斗,颇似跳滑稽舞。文昌宫东面有门通另一小院,则为“天医院”。正中神台上塑有陶(宏景)、许(逊)二位真君神像,左右有12个牌位,即所谓十二天医,其名号次第是:歧伯(三代前人),雷公(三代前人)、淳于义(汉人)、张仲景(东汉人)、华陀(汉末人)、抱朴人(即葛洪、晋人)、王叔和(晋人)、孙思邈(唐人)、刘河间(金人)、李东垣(金人)、朱丹溪(元人),上述刘、张、李、朱被医界称为“金元四大家”。在十二牌位旁,另塑一尺多高的小神像,古衣古冠,被人称为乐神,不知指何人。天医院前有铁香炉一座,专供烧香用,俗称天炉。院中有对联二,其一一1联:“早晚一炉香,香头上结成喜字”;下联:“晨昏三叩首,首先要抱有仁心。”其二上联:“病重病轻,只在吾神料理;”下联:“或夭或寿,全凭自己安排。”虽有迷信色彩,颇含劝勉之意。
古天兴观内因有多种神像,故前往烧香许愿的人很多,每逢各神生日(均以农历计算),则更为热闹。如三官为正月十五日,雷祖为六月二十三日,火星为正月廿四日,财、喜二神俱为四月十八日,大王为六月十七曰,痘神为正月初七日,财神为正月初五臼(旧社会向有初五“接财神”的风俗)。天医虽共有十四位,但总的生日为三月初八日,是日城内外全体医生集会烧香,然后聚餐。土地翁姥生日为二月初二日,有时附近商家亦集资做土地会。其中最有趣者,为天医院中乐神的三月初三生日,该日城内外卖唱的瞎子都前往做会,一时长箫短笛,二胡琵琶,南腔北调,杂以诙谐,颇足令人解颐。若问这些神的生日有何根据,其来源不外两道:一是古老遗留,人们口传心授,尤其道姑巫婆等,俱能言之凿凿;二是道士手中握有上代遗留的册子,上面均有记载,他们当然信以为真,大肆宣传了。再从经济观点上来说,道士每年如不多做几次神会,收入就减少,生活也就成问题了。
上面说的都是古天兴观的建筑规模和日常活动情况。一到农历春节,则别有一番热闹气象。从初一起,在观前广场上,堪称百物竞陈,万头攒动,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有拉画片的,有玩木偶戏的,有摇碗的,还有卖各种杂耍的:如儿童玩具、各式彩灯、泥捏的人像或者飞禽走兽、各种响器、烟火;还有卖年画的、掷花蛋的、摸彩的、套圈子的、捏面人的、卖冰糖球儿以及卖各种小吃和水果的,真是应有尽有。综上所述,古天兴观在古镇河下各界人士心目中,不仅可以与城内院门口相比,而且有如玄妙观之在苏州,夫子庙之在南京,城隍庙之在上海,真可以说是具体而微。

微风四叶1(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