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机场,原称西厅机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郊,是粤西地区唯一的机场,占地面积3000亩,1952年通航,1995年扩建工程破土动工,1997年10月验收并投入使用,飞行区等级4D,跑道长2400米,能满足波音757以下飞机的起降要求;停机坪面积5.8万平方米,能同时停放7架飞机;候机楼面积6600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30万人次。
湛江机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郊,原称西厅机场,距湛江市中心5公里。年开始通航。到了九十年代,湛江机场迅猛发展,91年-95年间,湛江民航以平均各级组织一年40%的速度高速发展。
1994年,国家计委和民航总局批准了湛江机场的扩建项目,机场扩建工程在1995年正式破土动工,1997年10月验收并投入使用:扩建后的湛江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为4D级,跑道长2400米,能满足波音757以下飞机的起降要求;站坪面积5.8万平方米,能同时停放7架飞机(5大2小);候机楼面积6600平方米,设计旅客吞吐量为130万人次;货运中心总面积1200平方米,设计货物吞吐能力为每年10万吨;另外,配套的通信网络工程,绿化美化工程也相继完成。
湛江机场是粤西地区唯一的民用机场,于1952年通航,1995年扩建工程破土动工,1997年10月验收并投入使用。湛江机场占地面积3000亩,飞行区等级4D,跑道长2400米,能满足波音757以下飞机的起降要求。湛江机场现有6条国内航线和1条国际地区航线,并开辟了至香港直通包机航线。2003年该机场飞机起降5529架次,旅客吞吐量32.98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2202.5吨。
湛江机场原称西厅机场,原为法国殖民主义者租借广州湾(今湛江)时期所建,先后曾被侵华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占据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湛江机场于1952年修复通航,经4次扩建后可供B737飞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湛江及粤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湛江机场的容量日趋饱和。为适应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1994年,国家计委和民航总局批准了湛江机场扩建项目。湛江机场扩建工程在1995年正式破土动工,1997年10月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扩建后的湛江机场的飞行区等级为4D级,跑道长度2400米、宽度60米,满足B757以下飞机的起降要求,设计年旅客吞吐量最大为130万人次;站坪面积5.5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9架飞机;候机楼面积6600平方米,货运中心总面积1200平方米,设计货物吞吐量最大能力为每年10万吨。另外,还有配套的通信网络工程、绿化美化工程。
开航以来,湛江机场已陆续与中国30多个城市通航,出港航线有20多条,高峰时期每周航班100多班,年旅客吞吐量历史最高记录为61.5万人次。机场有飞往北京、广州、深圳、揭阳、长沙、海口、三亚、成都及贵阳等地往返航班。2003年湛江机场旅客吞吐量329,777人次,在中国机场中排名第48位。
2004年2月25日,民航总局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揭阳机场、湛江机场和梅县机场正式移交广东省人民政府,省政府组建了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对4个机场实行省属市管的管理模式。2004年3月26日,湛江机场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成立后,将更有利于加强与广东省内机场的联合和优势互补,湛江机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湛江机场自1995年创下旅客吞吐量61万人次的历史高峰后,生产不断下滑,2003年客流量跌至约32万人次,直航城市由高峰时期的17个减少到了8个。2004年,该公司积极培育航空市场主动权,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00127人次,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21.3%;完成运输起降6492架次,同比增加23.8%;完成货邮行吞吐量2,815吨,同比增长27.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