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也是一座光辉灿烂的古城,养成了蒲城人民朴实的民风极盛的学风.春天的蒲城嫩绿葱茏,桃红点点,阁楼殿堂,雕梁话栋,青砖碧瓦.显眼的石碑房,洒落在四处的厅堂里,留下了古今书法家,艺术家的丹青墨宝.撩拨着优雅的情趣,也映射出蒲城人的精神风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出土文物可谓光辉灿烂.金代宝塔,桥陵石刻,南寺唐塔等响誉国内外.书画名碑更为丰富,有驰名中外的云麾将军碑,前秦邓太尉祠碑,米是书《昼锦堂记》等等均为稀世珍宝.蒲城人杰荟萃,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安邦济世,叱诧风云的人物,形成了以井勿幕,杨虎城,李氏家族李仪址为代表的杰出人物,他们文韬武略,誉满华夏.[4]
如今的蒲城更是百业兴旺自十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蒲城大地在党的领导下勤劳的蒲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开阔视野艰苦创业.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并进一副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景象,在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蒲城的明天会更好,更辉煌!
蒲城县是全国500个商品粮基地县、100个重点产煤县、十大秸杆养牛示范县、平原绿化示范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之一。县城位于县境中心,渭清、西禹两条省道和正在建设的闫禹高速公路交叉通过,西韩(西安—韩城)、西延(西安—延安)、西包(西安—包头)铁路穿境而过,县乡油路纵横交错,总里程达900余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工业发展迅速,全县形成了以煤炭、建材、纺织、机电、化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水泥、煤炭、塑料、变压器、奶粉、棉布等。牛肉、果脯、金丝蜜枣、保健品、氧化锌、三氧化钼、钼铁、线丹粉等产品出口供货值逐年大幅度上升。传统的烟火艺术名扬中外,为中华一绝,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蒲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县。棉、油、果、梨、牛、羊、鸡等商品基地初具规模,以苹果、酥梨为主的果品面积已达47.8万亩,总产量达5亿公斤以上,目前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蒲城县以抓好党委服务示范基地和知识分子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示范引导作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民日报以《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为题对此做了充分的报道。蒲城县于2014年5月申报县级市,目前待国家批准。[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