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山海关

家乡区县: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墙一边是辽宁,一边是河北。以下,我来介绍以下山海关。

1.山海关的历史沿革

1.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朝时期乾隆二年(1737年)名为临榆县

2.山海关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现已发现的明长城的起点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虎山镇——虎山长城),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

2.山海关的气候条件

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自然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境内有石河、潮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气候属东部季风暖湿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3厘米,最大冻结深度85厘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62%。

3.山海关的角山长城

1.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滨海城市北戴河有40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

2.角山景区集山、城、寺为一体。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其造型像个“山”字。正额“角山长城”匾是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题写的,背额“碧海雄峰”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有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足以证明角山的险要。角山长城是明朝辽东镇和蓟镇两座军事重镇的界线,建有敌台、战台5座,关隘一座。站在角山最高峰大平顶上,极目远眺,令人遥想到当年古战场上鼓齐鸣、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

3.角山深劾之有一座古朴雅臻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郎詹荣、监察御史郑己等都曾寄居于此,潜心求学,固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受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

4.角山顶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处,在这里可以看到“瑞莲捧日”的壮观景象。夏秋雨季游览栖贤寺,您也许会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阴雨上方晴。阶前俯视蛟龙斗,槛外高悬日月明”的奇景。“瑞莲捧日”、“山寺雨晴”、“角山云海”、“栖贤佛光”被称为“角山四奇”。

4.山海关的文化内涵

1.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2.山海关人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了。

3.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区内有开发和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达90多处。2000年,山海关景区被评为第一批4A级旅游景区;2001年,国务院下文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旅游景区以长城为主线,形成了“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长寿山”、“燕塞湖”六大风景区,全部对中外游客开放,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民间传说——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陈运和诗赞“长城靠多少无名氏血汗筑成,专家学者已无从考证,唯独姓名俱有的一代英雄,竟是‘半边天’中的一种光荣”。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悬阳洞,奇窟异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胜收。

5.山海关的关楼匾额

1. 相传,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亲自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

2.城楼上悬挂的是后来的仿制品。

6.山海关的经典

1.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又叫山海关民俗博物馆,它坐落在雄伟的“天下第一关”西侧,位于山海关东三条,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家。王家大院是一个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分三个套院,18个展厅,是一个典型明清四合庭院。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布局非常严谨,风格典雅别致。"清砖铺地叠瓦房,花格窗户映回廊,翠竹摇曳青草绿,燕语蝶舞花凝香。"王家兴盛于咸丰年间,到了光绪年间已成为富商巨贾,占据了山海关的"半壁江山"。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与山海关民俗博物馆的展品,真实再现了古城文化发展的美丽画卷,是滔滔历史长河形成的宝贵财富。

2.老龙头

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在600余年的变迁中,老龙头书写了一部历尽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老龙头距山海关4公里。明辽宁虎山长城,西至嘉峪关,全长8851.8公里,蓟镇长城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发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前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自澄海楼南下3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3.孟姜女庙

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位于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夫石村后山岗上。孟姜女庙的修建,是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庙围墙内占地1.6亩,保护范围占地31.8市亩。顺108亩组石蹬,直达庙内。庙内有前后两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两侧壁上镶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词。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公里渤海中有两块礁石,传为孟姜女坟。

4.角山

角山位于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处,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平项,可坐数百人。似龙首戴角而名。主要景点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蓟镇长城从东部海中向北绵延所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又有“万里长城第一山”之称。角山的主要景点有角山长城、旱门关、栖贤寺等。

5.三道关

1.“长城倒挂”胜景位于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东北8公里处,这里是万里长城的一道险关,山海关长城十座关隘之一的“三道关”雄踞于此。三道关是古战场抵御外兵入侵的三道关口。这里山高谷深,峡谷两岸崖壁陡峭,在两山对峙的峭壁峡谷之间设关三重。第一道关设在涧口,依山傍崖,锁口若瓶;第二道关悬砌在绝壁之间,险峻异常;第三道关龙盘岭腰,巨石高筑,劈山截谷。站在涧口仰望,三道关高耸入云。长城在这里据险而布,砌立在陡峭的崖壁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势壮观。“长城倒挂”谷底为花岗岩石,两山间相距68米。长城从谷底沿山背而上呈“V”字形结构。

2.这段长城为块石垒砌,墙高4.7米,宽2米,总长度为468米,内外墙体以白灰浆砌造,敌台以城砖砌筑。

3. 由于“三道关”是古战场,“长城倒挂”是军事防御体系,这里曾多次发生战争。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这里曾是主要战场。

6.山海关的本地小吃

1.饽椤叶饼

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人为主力的“戚家军”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戍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长城沿线饽椤叶鲜嫩时机,制成饽椤叶饼,粗粮细做,改善生活。据说这种食品已经传到日本。成品为一张秦皇岛市山区常风的饽椤叶树叶,内裹淀粉作皮,三鲜为馅的饼,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饽椤叶散发沁人的清香,是纯粹的民俗食品。

2.福顺祥花生糕

花生糕系古代宫廷膳食,源于宋朝,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600余年,流传至今。挖掘传统不同口味的花生糕,宫廷膳食制作工艺,以精选白沙花生仁为主料,辅以长寿山上的上等蜂蜜等,经过熬、拨、砸,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成品呈片状,多层次,显明细网络,疏松度强;食之口味桦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令人回味无穷。花生糕由精致白沙花生,上等蜂蜜等料配置而成。成品色泽淡黄,为多层疏松片状,食之口酥松脆,香甜利口。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来山海关游玩,当地官员捧着花生糕,让她品尝,她尝过后连连称赞,从此定为宫廷的贡品,每年都要向皇宫进贡。从此山海关花生糕也就名扬四海了。

3.回记糕点

清真食品,始建于1945年,因初创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称“回记”。原料用当地所产绿豆以及白糖,依秘方调制而成。特点:油而不腻,松软香甜,口味醇正。

4.清河浑锅子

清河浑锅子传承了山海关火锅的民俗特色。以传统紫铜火锅为器具,将祖传秘方炖制的老鸡汤、特制腌酸菜、精选五花肉、丸子、焖子、冻豆腐、各种海鲜放入锅中,以炭火炖制,极具特色。其特点:白肉肥而不腻,丸子香嫩爽滑,酸菜解腻适口,海鲜提味独特,冻豆腐吸油爽口,让人百吃不腻,回味绵长。

7.总结

山海关历史悠久,值得大家前来参观旅游

锤锤的苹果琦(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