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师上头条”,这一题目,让我百感交集,我不断在脑海里思索,过去的20年里,无数的老师与我相遇相伴,对他们的教会都铭记于心,对他们的恩情都不曾遗忘。然而,这一生,让我最难以忘却,最致以敬意的老师,却是我的父亲。
他,一个普通的男人,一个普通的丈夫,一个普通的父亲,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却是我人生最崇敬的老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亲用他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这句话的真谛。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连温饱都成问题,父亲为了生计,为了让一家四口不挨饿受冻,他拜师学艺,学习木匠,但是学徒哪里有高薪啊?一家人的生计都压在父亲的肩上,这个坚强的男人,瞒着家人,与煤矿签下生死合同,在学完木匠之后,下井挖煤,全然顾不上那些危险。而后,为了更好的发展,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四口,背井离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白手起家,为我和哥哥撑起一片天堂。父亲,常用此告诉我,人穷并不可怕,只要知道奋斗,上进,总会迎来朝阳,生活能越过越好。
来到四川后,父亲更是拼命工作,凭借自己的木匠手艺谋得一份工作。但是,一家四口的花费,两个儿子高昂的学费,不得不让这个高傲的男人再谋一份工作。起早贪黑是常态,但这个刚强的男人却从未叫一声苦,从未叫一声累。两份繁忙的工作,已然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仍忙里偷闲学习宣纸知识。终究,上天还是眷顾这个辛劳而伟大的男人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了宣纸这个行业。为了给孩子和女人一个看得见的未来,他毅然决定放弃现在的工作,从零开始学习经商。一个外乡人,在异乡立足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父亲凭借他的勤奋,他的努力和他对经商的理解创办了一个店面,开始了经商之旅。生意刚起步困难到处都是,父亲更是越发的辛苦,用一句俗套的话说: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劳身是必然的,然而生意场上的东西让父亲早早白了他的发。父亲的辛劳换来了我和哥哥宽敞的教室还有温暖的童年。父亲用他的辛劳,他的刻苦,诠释了男人的责任,男人的担当。
父亲的辛劳让生活越来越好,但却从不浪费一分一毫。米饭从不剩下一粒,肉菜从不轻易倒掉。父亲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人,用他的行为诠释了诸葛孔明的那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父亲这一特殊的老师,虽不曾教我数理化生,却教会我人文常理,用他的一生为我诠释奋斗、责任、担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