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介绍——贵州安顺

家乡区县: 安顺市西秀区

地理概况
安顺地处东经105°13′~106°34′,

自古安顺就是贵州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被称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商业之盛,甲于全省”,曾经是古代西南地区夜郎、牂牁的首邑。安顺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国文化、攀岩文化、三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优势。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中国古代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关岭“红崖天书”世称“千古之谜”;明代军事遗存屯堡村落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堪称“世界唯一”;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飞同志的故乡;也是中国国民党中常委“谷氏三兄弟”谷正伦、谷正刚、谷正鼎的故地。

安顺境内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3.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并保持稳定。全市风景区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远高于全国1%和贵州省4.2%的比例。境内有四个国家AAAA级以上风景区,其中世界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格凸河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夜郎洞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花江大峡谷、夜郎湖、斯拉河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顺历来得改革开放之先,是“定产到组”联产承包责任制“顶云经验”的发源地,有“北凤阳,南顶云”之称;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指导创建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是“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

市名来由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鉴于“霭翠辈若不尽服,虽有云南而不能保”的局面,为了屯垦戌边,开发西南,除让沐英率大军屯驻云南,以对付主蒙胧元的残余势力和时叛时服的土司政权外,还让安陆假吴复择地在“西南冲剧,夷汉襟喉,土厚水深,川潆峰列”(《安顺府志》)的阿达卜寨设栅筑城,并将普定卫、习安州合并设立安顺军民府,从此作为地名的“安顺”二字,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和方志典籍中

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遗迹遍布安顺市境,原因源于历史上蜀汉时期闻名于世的诸葛武侯南征史事。后主建兴元年(223)夏,牂牁太守朱裦反。因刘备新丧,蜀汉未便加兵,越崔叟帅高定元、益州大姓雍闿乘机反叛,一时“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众南征,至南中(今安顺以西、云南东部一带),所在战捷。“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纵使还复战,七纵七擒”、“获等心服,击牂牁余寇于漏江之南,又去之于磐东、皆克之,南土平定。”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事。

关岭即关索岭的简称,是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相传诸葛亮南征时,蜀汉名将关羽之子关索率兵驻此,山岭由此得名。关索岭是滇黔古道之咽喉要塞,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留下了关帝庙、太子阁、关索洞、晒甲山、双泉寺、马刨井、诸葛营、孔明塘、孟获屯、鲍三娘山等三国蜀汉南征的遗迹,至今,关岭布依族人家供奉的神像仍是关羽大帝。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亦有研究者考为“诸葛武侯碑”。

 

胡银(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