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全镇有31所民办小学,2个私办校点,有4所初级中学(泼机中学、泼机二中、大院子中学、亨地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幼儿园,另有私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大院子中山文化武校),共计有各级各类学校40个。
全镇有学生总数29322人,其中:高中11个班735人(前10来年,升学率0%,最近几年偶出几个考出去的);初中78个班6452人;小学320个班21857人;幼儿园6个班278人。
全镇共有教师705人,其中:初中教师235人,小学教师470人。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镇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泼机镇教育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把“两基”工作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狠抓落实,一九九八年和二〇〇六年相继实现了“普六”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目标,二〇〇七年,通过县级自查,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了“普九”的各项要求和任务。
泼机镇教育党总支辖14个支部。
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扶持下,2004年以来,如数兑现科书免费款1832215.48元,减免杂费344080.00元,半寄宿制经费192000元,独生子女补助款2700元。
全镇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的教育,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使全镇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泼机中心学校
中心学校是全镇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全镇有公办小学31所,2个私办校点,4所初级中学,1所幼儿园,另有一所私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
全镇有学生总数29322人(含泼机完中),其中高中11个班735人,初中78个班6452人,小学320班21857人(含私办点学校),幼儿园6个班278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6%;中学在校学生6542人,占毛入学率的96.55%;小学在职教师451人,其中本科7人;专科178人;中师及中专244人;高中毕业9人。取得合格证书10人,合格人数448人。中学教师227人,其中本科39人,专科153人,中师及其以下35人,合格教师192人。中心校成立党总支一个,下设十五个党支部,全镇教师中 泼机镇
有中共党员125人。
校长 付业智
泼机中学:
泼机中学成立于1980年,学校占地30亩,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泼机镇中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建有篮球场、电教室、生化室、图书室等,并开通了远程教育,在校学生3024人,其中高中11个班735人,初中26个班2209人。有教职工147人,其中本科40人;专科85人;中师、中专以下22人,高职教师11人,中职42人;初职94人。教师中共有中共党员38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学校精诚团结、励精图治,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升学率稳步提高。
校长 丁远
文化
泼机镇文化底蕴绵远深厚,古代傩祭文化习俗至今仍存活于当地民众中。民间传奇故事,民族民间歌曲,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广泛流传民间,是当地人文史、地方史、艺术史的缩影,古老的手工刺绣、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瑰宝。解放前,曾有反映集体生产的劳动号子“打鼓草”,集镇茶社,有“川剧”和“滇戏”,的清唱科班,“泼机龙灯”是群众节庆的业余活动,凡耍龙灯,均预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良好祝愿,曾多次到市、县级表演,泼机花灯,源于解放初期,50年代中期,区政府曾成立花灯团,并排人到地区学习,培养了一批花灯艺人,丰富了泼机花灯艺术。“文革”时期,全镇各村均有文艺宣传队,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文艺剧目,推动了农村群众文化高潮。仍保持传统的彝族、苗族文化形态,曾余80年代在老包寨村举行彝族“火把节”。
泼机文化站成立于1980年,现有职工4名,文化站成立以来,在组织群众艺术创作、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搜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县级表彰。
更多详情请关注我的网络营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ynjian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4224358.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