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阳的历史遗址(五)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阳市

21、季河桥

季河桥坐落在行宫镇九里村南首,又名奈河桥。南北向,横跨香草河上。元至正二年(1342年)建,明景泰二年(1451年)改建为石桥,单拱,为纵联分节并列式。桥高5.18米,长223米,桥堍拱肩狮面雕塑为市境内仅见。桥拱两侧镌有虫八虫夏1对。此桥曾为古延陵八景之一,曰"长桥横汉"。

22、新河桥

新河桥位于丹阳老北门外,现丹阳市高级中学北侧,俗名老北门桥。元至顺年间建,为单孔石拱形。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建。为花岗岩质地的单孔石拱桥,桥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式。桥高61米,长36米,桥面宽62米,引桥面阔12米。桥面两边有桥栏,望柱,中间为坡形车道,两旁为台阶踏步,以利行人过往。今桥保存完好。

23、练湖闸

练湖闸位于练湖农场内。练湖,又名练塘、开家湖、曲阿后湖。历史上的练湖周回40里,与新丰塘相接。步入湖滨,但见波光粼粼,一碧万倾,顿觉心旷神怡。古代的练湖主要是储蓄和节制宁镇山脉诸水。苏南运河镇丹段河道易淤,对漕运影响很大。由于练湖湖身高于运河河床,一遇运河浅阻,就可开放湖闸,以调节水位。该闸建于民国25年(1936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5孔,闸前有多排坡形缓水墩。在建闸的同时,修围堤16公里,受益田亩达5万顷。

24、贡氏宗祠

贡氏宗祠位于延陵镇柳茹村北,坐北朝南。南宋时,其规模、布局均仿岳氏宗祠而建。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重建后仍与岳氏宗祠雷同。第一进大门上悬挂着宋孝宗皇帝赐给贡祖文的额"旌表忠义",门前两边有石马各1尊,前院东西分别有文门和武门;第二进中厅上挂"萃焕堂"匾额,两边有名人题书匾额多块;第三进设祖宗神位。前院植有银杏1株;后院东西花坛上东植金桂、西植银桂。1976年因小学扩建,前后两进被拆。现仅存中进5间,面阔约24米,进深11米,已作修缮。银杏尚存,并受到保护。

25、黄竞西故居

黄竞西故居位于丹阳城内宗家巷5号。黄竞西(1897~1927年),化名黄丽华、吴福民。原籍江都,幼时随父到丹阳定居。民国13年(1924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民国14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丹阳组织创始人之一,为中共丹阳支部第二任书记。民国16年6月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黄任省委委员。后在省委开会时被捕,惨遭敌人秘密杀害,终年30岁。故居为黄竞西生前所住房屋1间,屋后院内至今还存有烈士生前培植的黄杨树1株。

紫沁馨(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