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舞:传统民间舞蹈

家乡区县: 福建省石狮市

《踢球舞》又叫《彩球舞》、《碰球舞》,源于我国2000多年前的“踢鞠”、“蹴鞠”,我国古代的“蹴鞠”即“踢鞠”,原为一种军事体育运动,汉以后逐渐流入宫庭和贵族官宦之家,并以单纯军事体育游戏运动,逐渐向竞技“蹴鞠”和“蹴鞠”舞“两上方向发展。如唐宫庭“蹴鞠”比赛已设置了球门、球网、裁判等,形成了类似现代足球运动的皱形,被认为是现代足球运动的源头。另一类“蹴鞠”则通过于音乐、舞蹈的结合,艺术化为一种宫庭,民间共同喜爱的民间舞蹈,并于唐宋期间跟随中原仕民南迁传入泉州。之后被泉州地方戏曲吸收运用,并取过来影响民间舞蹈,成为现今石狮、泉州及闽南广大地区保留的《踢球舞》传统民间舞蹈形式。

《踢球舞》演员6-10人,“踢球女”由一又旦扮,4至6名小旦扮女演员,一名彩婆和一名男球手组成。

 

 

 

 

 

 

 

 

 

 

 

 

 

 

 

 

 

郑标兢(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