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鹰楼内有藏宝?肇庆民国早期的神秘建筑

家乡区县: 肇庆市端州区

来到城区十字路,记者看到崖鹰楼这座民国时期的洋楼被四周高大的楼宇所淹没,孤独而神秘。
这座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的崖鹰楼,论其建筑工艺和奢华可以与城区正西路的“翕庐”相媲美,外界却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庐山真面目。
崖鹰楼是何人所建?时至今日,肇庆的史料中都没有记载,肇庆市的文博专家也不知晓。
在崖鹰楼周边的城区十字路、娱家巷等街巷的老者口中,至今还流传着崖鹰楼内藏宝的故事,给这座古老的豪宅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文图/记者 李文华
1 发现:崖鹰楼装饰奢华风格独特
崖鹰楼是一幢民国时期的建筑,它楼高两层半,主体建筑面积约300多平方米,保存得基本完好。
从崖鹰楼四周残存的门楼和围墙等建筑来看,它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崖鹰楼的大门口、阳台等处修建了许多罗马石柱,窗户全部安装了彩色玻璃,地上铺着从欧洲进口的地板砖,就连楼内的木楼梯扶手也使用名贵的坤甸木制作。从其奢华程度、建筑风格判断,当年修建崖鹰楼者不仅腰缠万贯,而且是位见过大世面、具有生活品味的贵人。
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也曾经参观、考察过崖鹰楼,他告诉记者,崖鹰楼建于民国早期,距今至少有90年历史。
崖鹰楼采用的是欧洲哥德式建筑风格,“这是十六世纪以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许多天主教堂使用,但在肇庆地区的民国建筑中较少见。”十几年前,冯咏浩曾经陪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专家考察过崖鹰楼,“古建筑专家阮仪三称赞崖鹰楼保存完好,采用哥德式建筑风格,在全国都不多见,可以与肇庆城区正西路的民国建筑‘翕庐’媲美。”
2 探寻:何人所建?史料无记载
崖鹰楼楼顶安装着一个硕大的铜质老鹰,肇庆百姓因此称之为崖鹰楼。在民国早期,能够投入巨资修建崖鹰楼者一定非富即贵。但让记者不解的是,肇庆史料中没有记载崖鹰楼的修建者是何人。
记者先后向肇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肇庆市文广新局文物科、肇庆市博物馆的负责人请教,他们都称因肇庆史料中没有记载崖鹰楼,也派人专门调查过崖鹰楼的历史,也没能了解到崖鹰楼是何人所建。
为了求证崖鹰楼的修建者姓甚名谁,记者采访了崖鹰楼周边十字路、城中路等路段的多位老者,他们只听说是位国民党将军修建了崖鹰楼。九旬老者梁鉴泉提供了一个信息,“我在十字路生活了一辈子,知道修建崖鹰楼的人叫李光滨,他是高要白土人。1943年,日本鬼子侵占肇庆后,崖鹰楼被霸占,变成了日军司令部。日本仔投降后,李光滨一家人又返回崖鹰楼居住。解放前,他带着全家人逃走后再也没回来过。”对此说法史料并无记载,还有待考证。
3 据说:苏姓民国将军修建崖鹰楼
为了了解崖鹰楼的历史和当年的修建者,记者曾多次前往,但每次崖鹰楼都大门紧闭。直到今年春节后,记者再次来到,碰上一位中年男子打开了崖鹰楼的大门,他提供了一些有关崖鹰楼历史的线索。
这位姓吴的先生自称是崖鹰楼的产权人,“1992年,我花了近百万买下崖鹰楼。”据吴先生回忆,当年,他办理崖鹰楼的房产过户手续时,见到了崖鹰楼修建者的后人,“我记得他姓苏,大概50多岁,他说崖鹰楼是他的祖父所建。他的祖父是高要白土人,曾经是国民党军队中管理财务的将军。”
吴先生曾经追问当年修建崖鹰楼者的名字,“但是这位苏先生就是不肯说,只说崖鹰楼是1928年开始修建,1932年才完工。”
根据吴先生的回忆,崖鹰楼的修建者是位姓苏的民国将军。但记者了解到,肇庆史料中记载了余汉谋、唐云山和林烈等民国将军,并无姓苏的民国将军。
对此,肇庆地方志办公室业务科科长吴才认为,这位苏将军是民国早期的将军,解放前应该已经脱离了军界。“苏将军的后人也比较低调,返回肇庆出售崖鹰楼的时候,没有向肇庆文史部门介绍先辈修建崖鹰楼的情况,使崖鹰楼的历史记载出现了空白。”

邓华豪(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