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泾河镇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以古老的泾河得名的泾河镇,是镇政府所在地,其历史悠久。据《淮安府志》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景泰初,建闸置仓,交兑盐城诸县漕粮。《山阳县志》中有“泾河铺”、“泾河东坊”、“泾河西坊”、“泾河关”之记载。

   相传泾河在东汉三国时开挖,东与海边湖荡地区相连,西与白马湖及邗沟(今大运河)相通,是里下河交通要道,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从隋唐开始,历史上宋、明、清等朝代在泾河均设有城防、漕运、缉私收税之关卡,故有“泾河关”之称。春秋战国时期,泾河境域先后属吴、楚等诸侯国。秦代属淮阴县。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17年)改隶射阳县。东晋七年(411年)置山阳郡及山阳县,归属山阳并沿袭千年之久,且一直是县域南界之首镇。康熙之年属和乐四乡称泾河东坊,并设有董事一名,乡约一名,地保一名。民国三年(1914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废除清代的乡坊区划制,建立市乡制。泾河属第六区,辖泾溪乡、久安市。驻地泾河镇。民国28年六区泾河下辖三民乡、地北乡、泾池乡、泾河镇、户兴乡、松竹乡、左堡乡、福湖乡、大同乡、张桥镇等十个乡镇。

   民国30年(1941年)增设泾阳乡。境域74平方公里,11个乡、78保,713甲,7113户,36363人,壮丁1336名。 民国32年(1943年)5月,中共苏中宝应县委、宝应县政府成立。泾河自始从淮安县划归宝应县辖下,先后属张桥、黄浦区。但国民党六区政权组织当时仍在驻地泾河未撤,接受国民党淮安县政府管辖。民国34年(1945年)8月收复宝应,9月划15个区,泾河属张桥管辖。12月张桥改称泾河区。下辖泾河、张桥、泾池、大同、福湖、泾阳、松竹、地北、三民、左堡、户兴11个乡。 1949年11月泾河、黄浦合并为泾河区,辖15个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泾河、黄浦分为两个乡。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泾河称泾河人民公社。1959年5月泾河、黄浦合并为虹桥公社,驻地虹桥。1962年1月虹桥公社划分为泾河、黄浦两个公社。2000年4月28日在乡镇区划调整时,黄浦乡撤销并入泾河,2002年1月1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泾河乡设立泾河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苦咖啡加糖 甜而不腻(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