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石砚人间重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端州石砚人间重”。李贺和刘禹锡描绘赞颂端砚的名句千年传诵。肇庆是端砚的故乡,从唐代开始,端砚就作为贡品而名满天下。它以极能发墨,不损笔毫,磨出的墨汁油润生辉,挥洒起来笔气墨韵跃然纸上,字迹历千年光泽如新,虫蚁不敢蛀蚀等奇妙之处,以及众多极具观赏价值的独有神奇石品著称于世,被列为众砚之首。端砚对华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一代代的端砚艺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得天独厚的优质砚材和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铸造了端砚文化的辉煌。
2004年9月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举行中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将“中国砚都——肇庆”的金色牌匾郑重授予肇庆市人民政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又增添了“中国砚都”的桂冠。
肇庆人深深知道中国砚都沉甸甸的份量。中国砚都的称号固然使人感到欣喜和荣耀,更使肇庆人感到继承、保护、发展端砚事业的任重道远。肇庆市委、市政府对端砚业发展更加重视,把它列入建设文化名市的重要内容,制定了《肇庆市端砚业发展纲要》,确立了实现四大目标:一是端砚文化的传播基地。推进雕刻、书法、绘画、诗歌的融合,提高端砚的文化品位,形成独特的端砚文化。二是端砚产品生产销售基地。整合端砚生产资源,延伸端砚产品的产业链,扩展到中国文房四宝等相关产业,最终形成文房四宝等系列产业的产业簇群。三、工艺美术人才荟萃基地。充分发挥我市工艺美术人员的艺术才华,造就一大批专业人才。四是端砚科普教育、旅游基地。加快端砚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形成以端砚为主题的,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科普教育、旅游基地。
人才辈出竞风流
端砚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端砚雕刻从业人员对雕刻艺术的传统继承和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推陈出新。政府关爱端砚人才,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在端砚创作,多出好作品,悉心培养人才,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为端砚事业的长盛不衰再作新的贡献。
人才,是端砚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市端砚人才队伍拥有职称和称号的人员116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1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4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7人,“肇庆市制砚名师”16人,一批对端砚事业作出了贡献的有功人员获得了表彰。充分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端砚人才的关注和敬重。市人事局、肇庆学院和端砚协会多次举办端砚理论知识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端砚设计、雕刻、理论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人才。端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和制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少书画家、文学家也参与端砚艺术创作活动,有的还直接从事端砚的雕刻制作,出现了一些既从事书画创作,又从事端砚创作的双栖艺术家。
几年来,端砚业发展讯速。端砚民营企业已从2004年的60多家发展到100多家,端砚作坊从200多户发展到近400户。随着中国经济的掘起,端砚主要市场已从国外转到国内。产值也从近一亿元上升到一亿多元,税收近千万,端砚价值大幅提升。
继往开来护国宝
“中国砚都”是一块金字招牌。几年来,国家、省、市媒体对传承端砚文化、发展端砚产业做了大量工作,大大擦亮了中国砚都的招牌,提高了肇庆及端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6年5月,“端砚制作技艺”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砚艺人经过千百年形成的端砚制作技艺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目前,按照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和中科院史学会的要求,端砚制作技艺捆绑宣纸、湖笔、徽墨共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申报要求,积极搜集整理材料上报,力争中国文房四宝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我市自获得中国砚都称号以来,端砚的市值大幅提升,维护端砚声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举措显得日益重要。2006年9月1日,《广东省地方标准——端砚》正式公布实施,使端砚的鉴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了国际通行的标准。在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端砚鉴定委员会”,由端砚协会与市质监局组织专家,按照《广东省地方标准——端砚》的准则进行鉴定,对经过鉴定的端砚出具《中国端砚鉴定证书》。截至目前止,为各端砚厂家和收藏家鉴定端砚8千多方,确保端砚的质量和声誉。
2006年9月10日,中国文房四宝特种邮票首发式在中国砚都肇庆隆重举行,端砚首次登上国家名片邮票。
我市的大、中、小学校开展《端砚历史文化知识图片校际巡回展 》进行端砚历史文化教育,开设了端砚文化课、书法课,传承弘扬端砚文化,培养新一代的端砚文化专业人才,促进端砚业持续发展。
端砚发祥地黄岗镇白石村是“中国端砚文化村”。我市力争将端砚文化村建成“中国砚都”标志性文化旅游景区,文房四宝产品的集散地,旅游的新亮点。2004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端砚展览馆后,2006年又投资200多万元对白石村进行了整治,恢复停办了50多年的端砚行业传统的纪念伍丁先师宝诞拜师节活动,向游人展示端砚历史古村落的特有风貌和风采。
新开发的砚坑紫云谷,成了旅游的新热点。乘坐游轮饱览羚羊峡的秀丽风光,沿着端溪溯流而上,清溪绿树醉人心怀,端砚著名的老坑、坑仔岩、麻子坑采石场依次展现在游客面前。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神秘砚坑的真面目;在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中,获得砚石的形成和开采等多方面的知识。
现在,巳初步形成了以端砚文化村——砚坑紫云谷——砚洲岛为依托的端砚文化旅游专线。端砚业推进了旅游业,旅游业又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十七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等新思路、新要求。这为我市端砚业发展注入新思想、新动力,肇庆市委市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动端砚业发展,力争在不远的将来把中国砚都建成我国南方文房四宝产品集散地,中国砚文化旅游基地,打造我省乃至全国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