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走出有“江门特色”电商之路

家乡区县: 蓬江区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刚刚落幕,就在“淘货们”纷纷抢购衣鞋箱包、数码电器之际,粮油大米、禽蛋水果等农产品也纷纷“触电”,表现不俗。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达3000家。
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我市农业在珠三角乃至全省占有很大比重。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市农业正朝着现代农业转型,农产品电商已成为我市农业“走出江门,打响品牌”的重要途径。
面对互联网技术和物流网络飞速发展的机遇,如何结合我市农产品特色,打通品牌推广渠道,搭建买卖双方交易销售平台?经过近年来的摸索,我市已有一批农企走出了一条有“江门特色”的农产品电商之路,而这也成为11月21日至23日举办的第四届江门农博会的一大亮点。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唐达
新会陈皮取道网络走向全国
新会陈皮历史悠久,是我市一种具有名片效应的特色农产品。同时,新会陈皮也是我市最早走向电商领域的农产品。进入天猫商城,搜索陈皮可以发现,排名前五位的商家信息中,有三家来自我市,分别是岭南新宝堂、葵记和陈皮村。
作为本届农博会参展商,新宝堂陈皮商务部总监肖晓欣告诉记者:“2009年,我们先是在淘宝开设了自己的网店,2011年又在天猫开设了品牌旗舰店,已有较好的销售成绩和品牌推广效果。”如今,新宝堂天猫旗舰店每天顾客访问量逾千人,可收到来自全国32个省份、158个城市的订单。其中,五年大红陈皮销量已逾4.3万件,十年陈皮销量约3.82万件。
“目前,新会陈皮的知名度并不高,要冲击更大范围的市场,必须要利用电商平台。开拓电商平台是新会陈皮产业转型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做特色农产品。”新会陈皮村常务副经理吴曼菲表示。今年5月,陈皮村在天猫商城的官方网店正式上线。
依托电商平台,我市农企一方面拓宽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本土农产品品牌和文化的推广。新会陈皮村微信公众号最早于去年8月发布,从最初的陈皮文化科普宣传,到如今融入了“餐饮招商”、“网店招商”等商务功能。微信平台已成为整合了文化传播、沟通电商平台等诸多功能的枢纽端口。
新宝堂总经理陈柏忠也认为:“把新会陈皮品牌和新会陈皮文化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需要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他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成熟,今后还要继续向各大电商平台扩展进军,推广新会陈皮养生文化。今年10月10日,新宝堂“微信微店”正式上线,通过微信、微博等移动终端推广“新会陈皮”品牌。
实时音视频虚拟网上菜市场
当前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品种中,以新会陈皮为代表的干货占了绝大多数,其标准化生产以及便于运输储存的包装,对产品仓储、物流等要求相对宽松。可生鲜农产品在物流、仓储方面却要求极高,而且每位顾客对口感、颜色、形状的需求各有不同,生鲜农产品进军电商可谓困难重重。
如何解决生鲜农产品走向电商的障碍?我市一家名为金佣网的自建电商平台,就探索出了一种通过现代化音视频直播对讲技术,为顾客提供虚拟菜市场购物场景的创新性方法。记者登录金佣网体验发现,借助这种“眼见为实”的电商交易方式,确实能更为直观地向顾客展示农产品的质量,解决不同顾客间存在的需求差异。
金佣网总经理罗志坚认为,与其他电商网站最大的不同在于,普通电商销售的标准化产品,可以通过图文展示商品信息,“但蔬菜、瓜果等保质期短的生鲜农产品,通过图文是无法保证蔬菜的质量,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因此,通过每个安装在生鲜农产品档口的摄像机,就能让消费者通过网络视频实时观察蔬菜,从而挑选符合自己需要的生鲜农产品。罗志坚认为,这种网络虚拟的农贸市场,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亲临体验,如同亲自到菜市场买菜。
目前,金佣网自主研发的“远程交易系统以及交易方法”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认证。本届农博会上,金佣网将在现场设置体验系统,让观众亲身体验。
农产品网络贸易破解买卖难
农产品电商产业的成长,不仅拉动了零售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还为大宗农产品交易提供了活跃的信息化平台。广东正地农产品交易所是本届农博会的参展商之一,他们正是通过农产品的网络贸易,实现了大宗农产品买卖双方的信息及时互换,解决了买卖难的问题。

wm23MCUPE5KU(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