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是全国AAAAA级景区及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城区中心五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36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苏州虎丘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到苏州必游之地,是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景区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全国文明单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位于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
虎丘还是苏州民间重要的集会场所,根据“三市三节”的历史,景区创新推出了春季的艺术花会,展现了牡丹、郁金香,比利时杜鹃、百合等一大批名贵花卉的迷人风姿,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与花会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风情浓郁的金秋庙会,再现了山塘出会的盛况,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间艺术节目,深得游客喜爱,如今,一年两会已成为著名的特色旅游项目,是苏州的旅游热点。虎丘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融山水、历史于一身的秀美画卷,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塔(云岩寺塔)现残高48米,为八角仿木结构楼阁式七层砖塔,是江南现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层建筑,腰檐、平座、勾栏等全用砖造,外檐斗拱用砖木混合结构。现塔顶轴心向北偏东倾斜约2.34米,据专家推测,因塔基岩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故塔未建成已向东北方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虽然站在塔内看不出有任何倾斜,但是如在塔内放一个球形物体时,可发现物体朝东北方向滚动。二山门为元代建筑,其结构尚承袭了宋代建筑的特色。脊桁为两段圆木相接而成,故俗称“断梁殿”。其门扉、连楹、屋顶瓦饰及部分斗拱虽经后世修补,但仍保持了元代风格。
双井桥位于虎丘剑池上,建于南宋,为单孔拱桥,桥面由块大青石板铺就,高悬剑池上方十数米处,桥上有两个并列的圆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是虎丘著名的历史景观。塔影桥在山麓东南,横卧环山河上。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单孔拱桥,由青石构建。吴王阖闾墓葬据史载在虎丘,历史上曾多次在剑池下发现“墓道入口”。明正德年间苏州大旱,王鏊、唐伯虎等名士在干涸的剑池底发现三角形的洞口,入内只见“垒石数层若横板而已”,遂在剑池东侧崖壁上刻有两篇纪事。1955年和1994年,虎丘管理部门在疏浚剑池淤泥时,均发现“墓道入口”,所见情况与明代唐伯虎等人记载一致。虎丘山上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拥翠山庄依山势形成独特的台地园格局;山东坡的万景山庄,是当代园林艺术与盆景艺术完美结合展示的典范。
虎丘主要景点
虎丘核心区域前临山塘河,周围有环山河围绕,千百年来,其范围相对稳定。占地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千人石气势磅礴,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位于虎丘西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群鸟绕塔盘旋,蔚为壮观。近两年又恢复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环翠”和“书台松影”两处景点。
云岩寺塔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见著名的虎丘十八景。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岩寺塔,又名虎丘 虎丘塔
虎丘剑池
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别有洞天”圆洞门 虎丘剑池
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二山门内西侧,总平面呈长方形,占地一亩余,此园依山筑屋,层造而上,各建筑之间点缀峰石花木,有小园林之胜。山庄结合地形,巧借园外景物,布局灵活,视野开阔。在此可仰视虎丘塔,远眺狮子山,俯览虎丘山麓一带秀丽风景,别有情趣。
陆羽井
山上有一石井,传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陆羽是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他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三泉”。
冷香阁
冷香阁位于拥翠山庄北面,是品茶观景的最佳场所。在其庭中植梅三百株,每逢仲春,红苞绿萼,疏影暗香。阁之上下都是五楹,东、西、南三面环以廊,高爽幽静,别绕清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