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又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代著名学者。明弘治五年(1492),他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后赴新会县拜名儒陈白沙为师,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面命,学识大为长进深得陈的赏识,因而成为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
弘治十八年(1505)参加会试,中进士第二名,先后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侍读。嘉靖三年(1524),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又历任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湛若水考取进士后,除长期担任朝廷的官职外,致力于在南京、扬州、番禺、增城、南海等地开设书院讲授理学,尤其是不遗余力地传播白沙学说。他在讲学中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并在弘扬白沙学说时有所创新,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被誉为“甘泉之学”。时人将他创立的理学“广派”与理学的另一大儒王阳明创建的“浙学”并称为“王湛之学”,分执明代中叶理学的牛耳。他的影响几及全国各地,其门徒达4千余人。由于向他求学的人太多,以致在授学时往往要用弟子间代为传授的方式进行。
湛若水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在广东境内广设书院扶持后学,造就了不少英才,有力地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进程。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他获准退休返回家乡,自此往返广东境内各地讲学。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二十日在广州病逝。湛若水逝后的著作现存有《湛甘泉集》、《心性图说》、《真心图说》、《新泉问辩录》、《非老子》、《圣学格物通》、《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等书行世。
朝廷褒奖情况世宗皇帝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庚午日下两道《赐葬敕谕》、《赐祭敕谕》圣旨称:
赐葬敕谕,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庚午日,皇帝遣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杜拯 谕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曰:卿明时耆德,岭海鸿儒;抗志典坟,恪司职守;回翔近列,克效勤劳;望重两京,位跻八座;慎以终始,完节全名;善行嘉言,施于后世;眷兹一老,天不整遗;日月易流,适临窀穸;载赐以祭,庸示恤恩;卿灵如存,歆予涣命。
赐 祭 敕 谕,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庚午日,皇帝遣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杜拯 谕祭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曰:卿性资笃厚,问学宏深;策骏贤科,蜚声翰苑;经帷进讲,启沃唯勤;史局翻书,是非不谬;师模胄监,陪贰寅清;皇极诞敷,嘉猷屡告;陟居南省,迭长三曹;懋著忠勤,赞予机务;方深倚毗,力请休闲;许国之诚,不渝晚节;安车以俟,胡遽长终;轸念老成,良用悼惜;爰涣恤恩,遣官致祭;卿灵有知,尚其歆服。
穆宗皇帝隆庆元年十月二十二日下《故兵部尚书湛若水加赠太子少保诰命》圣旨称:故兵部尚书湛若水加赠太子少保诰命,隆庆元年十月二十二日,制曰:朝廷恩礼大臣,靡间存殁,盖以笃始终之义,寓激劝之微也。缅兹彝章,端伫故老,故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发迹贤科,蜚声词苑,出衔使命亲藩,与彝藩而交播声名;入典试场,文闱暨武闱而并收俊杰;抽毫史局,效劳勚于两朝;振铎成均,申规范于多士;大礼郊礼之议,既博洽乎古今圣学圣德之陈,尤勤渠于启沃;留心往训,覃意斯文,博综六籍之言,自成一家之旨;卿曹六转扬历二京,简畀留枢,荐升华秩;既允归老之请,遂获考终之休,藻行骘评,竟克谅于士类。搜遗应诏,乃交疏于宪田,用追往劳,爰申恤典,兹特赠为太子少保,谥文简,锡之诰命。于戏!穷阶懋进,岂为儒者之光荣?令问昭垂,永作后人之楷式。贲兹泉壤,尚服宠嘉。
湛若水的的一生奉献很多,在功德上,他居官30多年,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兵部尚书,深得世宗倚重与信任。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历任政绩卓著,晚年致仕时,皇帝曾3次留任;在教育学上有突出贡献,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一生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馆谷”的书院竟达28所,从他的家乡到广州、南海、扬州、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个中国;在言语上,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成为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宗,天下士子争入其门,门徒达4000多人。其学说在当时与王阳明并称为“湛王之学”。在仁德上,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无阿谀奉承之言,无取巧钻营之私。师道尊严,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梧桐子家乡县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zengcheng.html比赛主页http://abc.wm23.com/luoyujuan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90595162新浪微薄http://weibo.com/u/2990595162/home?topnav=1&wvr=5本人网店http://meilishangchengv.taobao.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