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家锅盔
盖家锅盔,由本县黄集乡盖庄盖老殿始创于清光绪末年,传其子盖长荣,先后两代。其锅盔无磺、无碱、馍味香甜。做法是:用开水烫面提酵,接面二至三次,上杠搋软,再用手反复搓揉,达到光滑油亮,色如雪团。做成圆饼(或半圆),靠锅边粘贴,武火烧成一面喧白一面焦黄,不霉不坏,出锅后就是味道鲜美、外焦里软的独特锅盔。
盖家锅盔问世后一直受世人喜爱,30年代已居淮阳馍业之冠,名扬周围数县。现营业点常设在城关南十字街路东,每天下午四点上市,供不应求。因淮阳盖家锅盔远近闻名,所以,历年太昊陵会期间,周围数百里的香客,游人多以能捎回盖家锅盔,全家共享为幸。
朱麻子炖肉糊辣汤
朱麻子炖肉胡辣汤,历史上叫“朱家胡辣汤”。朱麻子叫朱锦章,淮阳城内人,自民国时从父辈手中接过做汤技术后,又经一番苦心经营,创制了炖肉胡辣汤,所以现在叫朱麻子炖肉胡辣汤。
朱麻子炖肉胡辣汤的特点是稀稠均匀、咸淡适中、肉烂如泥、酸辣可口、香味四溢,素有“朝饮胡辣汤,暮嗝尚余香”之说。外地客人来淮,淮阳籍的港、澳、台同胞回淮探亲,都以能喝上“朱麻子胡辣汤”而津津乐道。
东湖煎焖鱼
龙湖鱼的做法上百种,但吃来吃去,味道最鲜最美最独特的还是传统厨艺之一的“东湖煎焖鱼”。 其色嫩、味香、可口,可谓中原一绝。于是乎,随着游客的热炒,煎焖鱼美名远扬,先是走出了淮阳,又逐渐走出了河南,甚至近几年前来参加“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海外华人,也都主动提出要尝上一尝东湖煎焖鱼。渐渐地,一种新的习俗形成了:下陈州不坐船,等于没到陈州玩;到东湖不吃煎焖鱼,等于没吃陈州饭。
豫淮田家羊头
豫淮田家羊头店1988年成立,位于肥沃的黄淮平原中部淮阳县城内。这里的特产槐山羊身体中等、雄健、匀称,是我国著名的羊种,其肉质鲜嫩,膻味小,瘦肉多,脂肪少,极具滋补功效。豫淮田家羊头肉始于元朝初年,后经田家多代人的精研,改进,选上等优质槐山羊经十余道手工清洁程序,辅以四十余味名贵药材加工而成。豫淮田家羊头加工过程健康、卫生;其香味独特,令人食欲大振,立想一饱口福;吃起来满口留香、不腥、不膻、不腻,素有“中原绿色名吃”之美誉。乃宴请宾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本店自1988年成立以来深受广大食客喜爱,获国家、省、市、县各级部门授予的荣誉达二十余项,被河南电视台、大河报、郑州电视台、周口电视台、淮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十余次。
冯塘耿氏熏鸡
塘耿氏熏鸡历史悠久,源于清代,由宫廷传入民间。熏鸡加工以宫廷秘方为基础,经过耿氏四代人的精心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加工程序。原料选用6个月龄的健壮柴鸡,精选20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中草药,工序达10多道,纯手工加工。其特点是色泽金黄、皮脆骨酥、软烂鲜嫩、油而不腻、咸淡可口,有清淡的腊肉香味,并有健脾保健之作用。
冯塘耿氏熏鸡以其完美的造型、诱人的色泽、独特的风味、可靠的质量而久负盛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广销周边市县。该产品被周口市工商局、周口市商业局、周口市消费者协会、周口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评为“周口市优质风味小吃”,荣获周口市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的称号,并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冯塘耿氏”商标。
淮阳县冯塘耿氏熏鸡店,位于淮阳县冯塘集镇中心繁华地段,现由耿氏熏鸡第四代传人耿振主持经营。
黄家泥巴鸡
黄家泥巴鸡传说源于元末明初,是一宫廷美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堪称陈州名吃一绝。其做法是,将家养柴鸡宰杀洗净后,配以多种中草药调味腌制,采以淮阳环城湖的黄泥、荷叶包裹,文火烧烤,纯手工操作,非油炸食品,清香味浓,口味纯正,药助鸡威,鸡入药膳,鲜而不腻,回味悠长,常食有保健长寿之功效。
黄家泥巴鸡传人黄先锋先生继承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工艺流程,配以党参、黄栀、辛夷花等三十多味名贵香料密制,再次让黄家泥巴鸡名扬海内外,以飨世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