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武器也越来越精良,古老的城墙逐步失去了它在战争中的优势,政府不再重视对城池的营修,特别随着战乱不断,淮安三城屡遭战火毁坏,至新中国成立时已残破不堪了。建国初期,由于未能重视对城墙的保护,群众随意挖土取砖。五十年代中后期,淮城在城墙基上建造环城马路,遂将残破的城墙尽行拆毁,雄峙数代的淮安三城城墙终于不复存在,仅剩巽关向北至小校场一段约三百米拆去城砖的城墙。一九八二年,为保护淮安的历史文化古迹,淮安县人民政府专门发布了“关于保护古城墙遗址的布告”,重点加强了对这一段古城墙遗址的保护,现此处城墙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一九八七年十月淮安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淮安市政府在整个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意处理好“发展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旧城改造使之逐步现代化和保护古城特色风貌的关系”;“发展旅游事业和保护文物古迹、名胜景观的关系”,收效甚好。淮安人民以开拓进取精神,辛勤劳动,加速建设富裕文明的“淮上江南”。十多年来,整修、拓宽了南门大街(原中长街南端)、镇淮楼东、西路(原漕院前街)、东长街、西长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原中长街北端)直至礼字坝,兴建了永怀路、友谊路,街道两旁均种植了行道树,城内大部分街巷均铺筑了水泥路面,保留、整修了河下古老的石板街,修建了西长街北段(土地祠口向北)、友谊路为仿古衡道,修复了勺湖园、萧湖园、文通塔、吴承慝故居、刘鹦故居、韩侯祠、胯下桥、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众多的文物古迹,整修了周恩来总理故居,兴建了周恩来纪念馆。淮安的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街道整洁繁华,园林鸟语花香,古迹更加迷人。现淮安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周恩来故居;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个——青莲岗文化遗址、金天德大铜钟、关天培祠墓、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文通塔;淮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六个;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三十六个。
现今的淮安真是人美、景美、城市美,淮安百万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高贵品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淮安而努力。淮安将变得更加文明富裕、绚丽多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