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瓦窑

家乡区县: 徐州新沂市

    瓦窑虽属开发较晚的地区,但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各种民族杂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更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新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自八十年代以来,瓦窑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文艺创作队伍,瓦窑镇中,有的是行政干部、有的是公安干警、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农民。瓦窑镇一面完成本职工作,一面笔耕不辍,各类作品不断在各级报刊露面,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荣誉。代表人物主要有吴有春、祝正光、谢志强、赵金厚、林德忠、王发智、段发伟等。 广播电视:瓦窑镇的广播历史可上溯至1970年。当时在瓦窑街建有一个广播信号放大站,设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以公社驻地瓦窑中心,有线广播辐射至各村寨,每户配置一个小型喇叭,形成庞大的广播网。放大站每天7:30—8:30接收电话线传来的县广播站所办节目,并负责转播。80年代以后,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加上广播线路老化,有线广播网在瓦窑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一条广播线路(瓦窑至滴水)于1982年拆除。至2000年初,瓦窑镇广播站设专置干部李建东1人,负责瓦窑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站配有扩音机2台、录音机1台、音箱、麦克风数个。在财政所楼顶架设有4只高音喇叭,每天早、晚各广播一次,共约3小时,内容以转播省台、中央台的新闻节目为主,同时结合形式,根据需要也自办一些宣传节目,每年自办节目100期左右。中和、横山、木瓜、安东等7个行政村在村公路驻地设置有高音喇叭,转播省台、中央台的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电视的普及,在瓦窑起步较晚。1984年,由瓦窑发电厂投资建起第一座差转台,开瓦窑电视接收转播之先河。接收大理苍山转播台的信号,能转播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的节目。1987年,由乡政府和瓦窑发电厂共同投资,建起第一座地面卫星接收站。至1992年9月,瓦窑已建成三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即下山接收站、二台坡接收站和中和接收站。三座接收站共投资7万余元。1996年7月,群众集资8万元,在瓦窑街开通了有线电视网。至2000年初,已有瓦窑、繁荣、下河湾、上河湾、中和、松坡等6个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其余和行政村都建起了地面卫星接收站。

kong(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