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实施“党建夯基工程”

家乡区县: 陕西省镇安县

村“两委”办公借用撤并小学的土房,连续五年没有发展过一名党员,成堆的华山松子运不下山……这是镇安县青铜关镇阳山村过去几年的村情实况。如今,崭新的村级活动场所,通往山下的3.5公里路接通,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养羊50只以上的大户每组都有……阳山村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仅仅是镇安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过程中“后进”变“先进”的一个缩影。
镇安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近年来,该县按照省市要求和倒排10%的比例,以“党建夯基工程”为龙头,以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为抓手,通过分级排查、综合研判,将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矛盾问题突出的20个村和1个社区列为后进进行了集中整顿,通过抓班子、强输血、优服务,如今,21个后进村(社区)凤凰涅槃,由“后进”变“后劲”,焕发出了崭新风貌。
配优班子建设一个“火车头”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不怕是个烂摊子,就怕没个好班子”。在后进村整顿过程中,镇安首先把选好支部“领头雁”、建好农村“火车头”做为突破口,采用两个“1 2”模式,即县上为每个后进村确定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两个部门帮扶,各镇为每个村下派一名党性强、有能力、干劲足的干部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确定一名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驻村包抓。分批次对村班子成员进行轮训,增强村班子的造血功能。同时,成立10个督导组,随时抽查工作进展情况。严格实行整顿工作例会、问题办结销号和总结收官观摩考核制度,做到帮扶不力不撤离,转变不大不撤离,验收不达标不撤离。
“王家坪社区作为全县唯一的一个后进社区,我感到压力很大,也说明我们工作没做好,我们要知耻而进,变压力为动力,变后进为先进”。永乐镇王家坪社区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汪荣斌说。汪荣斌所说的其实也代表了其他后进村干部的心声。王家坪社区因信访矛盾突出、班子不健全,被确定为后进村。县委副书记、县长璩泽涛包抓后,亲自带领林业、审计等部门进村入户调研、做规划、定目标,指导配齐了“两委”班子,为社区引进重大项目1个,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修补道路20余处,为五个居民小组安装了监控设施,解决难题11件。如今通过整顿,社区班子干劲十足,热情高涨,充满活力。
永乐镇宣传干部刘红卫被选派到太平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接到通知的第二天,自带被褥,住进了村办公室,短短几个月,他带领村干部以“后进”为压力和动力,做规划、争项目,督导完成了两处73户安置点建设,化解了镇云一体化建设中的多起拆迁信访矛盾,在市县包抓领导的协调支持下,争取帮扶资金280万修建饮水工程,解决了2000多村民的饮水难题。
目前,全县208个村(社区)均下派了“第一书记”,21个后进村(社区)中,5个“两委会”班子进行了调整,举办各类培训120场次,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人,培养后备干部35人。
“我县实行‘党建夯基工程’,下派‘第一书记’,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不仅夯实了基层干部队伍基础,优化了干部结构,更为基层干部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天俊说。
强化输血为民化解“揪心事”
“整顿工作就要敢啃硬骨头,不能只喊口号,不办实事”,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多次强调。为了达到整顿一个、转化一个、见效一个的目标,镇安把强化输血,为民化解“揪心事”,努力改变积贫积弱现状做为硬指标,强力推进。
云盖寺镇金坪村地处高寒边远山地,立地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风凸岭隧道开通后,如何抢抓机遇,让该村尽快摘掉“后进”的帽子,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始终牵挂着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波的心。他初到镇安,先后抽出时间带领部门4次前往包抓的金坪村指导工作,并协调资金90多万元,建起了村“两委会”办公室,指导成立了农家乐、养殖和种植协会,发展油牡丹1000亩,养羊300只、养猪500头、养鸡2000只,种植烤烟500亩,发展农家乐3家,昔日多年都没发展一个党员的村,今年收到入党申请书12份,群众人心思富,热情高涨,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县上“四套班子”的县级领导在包抓过程中,也是倾其力出实招。据统计,自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共召开现场办公会42次,协调发展资金1700多万元,实施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解决难题168个,引进项目3个,每个包扶部门为后进村办实事至少2件以上。
优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镇安山大沟深,群众办事不方便,一直是困扰县委和政府的一个难题,在后进村整顿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县把这个问题作为整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行党员干部为群众代办制度、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和便民办事日制度。庙沟镇三联村便民服务室正式挂牌,包括村支书侯佑彬在内的4名村干部多了一个新“头衔”——村级代办员。此后三联村村民提出的办事申请都由村级代办员受理,基本让小病就诊和计生药具服务、购买农资和日用商品、农技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电信交费等小事实现了“五个不出村”就能办理。
柴坪镇由于镇大村多,人口居住分散,针对“群众办事找人难、找到干部事难办”这一情况,镇党委出台了“镇村干部联合议事日”制度,将每周二确定为村干部集中议事日,当天包村领导和干部分赴各村,在村办公室与该村所有村干部集中议事,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
截至10月底,全县21个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已全部“销号”,得到了整顿转化。为进一步深化整顿工作,镇安同时在机关单位开展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每年按照分类定级结果,倒排10%的支部交由党委进行整顿,实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建设工作常态化、持续化。为巩固整顿成果,该县把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情况做为重要内容,开展了党建夯基工程检查调研和观摩活动,通过检查观摩和现场测评,促使基层党组织“后进”变后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sweetyy(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